这不是一件小事
“大龄未婚” “重大问题”
大龄未婚是中国青年迫切关注的重大问题,共青团将帮助大龄未婚青年找合适伴侣。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贺军科
“重要职责” “改革导向”
成立婚恋交友事业部不仅表明帮助青年解决婚恋交友问题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也体现当前共青团改革的导向。
——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王慧琳
6月25日,浙江团省委婚恋交友事业部挂牌成立。这是浙江团省委为服务单身青年婚恋交友专门设立的。
记者从浙江团省委了解到,其实从大龄青年的实际需求出发,帮助他(她)们解决婚恋交友问题,一直是共青团的“默认”工作之一。
5月17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发布会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常务书记贺军科介绍《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有关情况,谈到“大龄未婚青年群体”时,贺军科明确表示,大龄未婚是中国青年迫切关注的重大问题,共青团将帮助大龄未婚青年找合适伴侣。
网友们闻讯奔走相告:共青团要来“解救”大龄单身青年了?!
依托“改革实施方案”
设立重点项目
聚焦婚恋交友
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王慧琳说,成立婚恋交友事业部不仅表明帮助青年解决婚恋交友问题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也体现当前共青团改革的导向。她希望各级团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能关心青年婚恋交友问题,多多提供帮助。
根据《浙江省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浙江团省委决定设立重点项目事业部,一个事业部聚焦一项需求或任务,有明确受益对象。婚恋交友事业部是浙江团省委今年设立的3个重点项目事业部之一,专门聚焦单身青年的婚恋交友需求。
打造“真实”交友平台
依托各级团组织
利用“互联网+”
据了解,浙江团省委去年已打造了一个“亲青恋”网络交友平台。
这个专门帮助单身青年牵线搭桥的“亲青恋”交友平台,依托该省各级团组织与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及有影响的婚恋组织合作,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优势,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年婚恋交友活动,得到了青年男女的广泛关注与参与。
截至目前,“亲青恋”举办的活动已达200余场,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
此外,从今年开始,浙江团省委将联合旅游局,计划在全省建设20个“亲青恋”活动基地,为单身青年们当“红娘”,搭桥梁。
据介绍,这个平台的主要优势是免费以及真实性。
浙江团省委介绍,平台是完全公益性质的,不收取费用。此外针对注册的人员有严格的审核,避免像外面的一些收费的交友平台出现的信息造假等情况。“这个平台是针对全省所有适龄青年的,不是大龄青年才能来,也并不是只针对团员,法律允许可以结婚的适龄青年都可以来注册,此外,还需要找到基层团组织进行资料审核。”
浙江团省委表示,依靠这个平台,今后可以建立起单身青年的数据库,对他们的婚恋观进行分析,针对现在年轻人的想法,来举办他们喜欢的活动。
细节
浙江团省委:
对于大学本科生结婚 不限制不支持不提倡
众所周知,在大学,团组织机构很健全,今后是否会针对大学生推广这个交友平台呢?对此,工作人员表示,不会针对本科生做推广,他们的主要精力应该还是学习。以前,有关活动也只是针对青年教师及有需要的研究生和博士生。
据了解,2005年,教育部发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原规定中大学生结婚就要退学的条款。大学生结婚解禁10多年了,但数据显示大学生结婚比例不足万分之一。浙江团省委表示,对于大学本科生结婚,我们态度和教育部一样,不限制、不支持、不提倡。“家长们可以放心,今后即使搞活动,也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培养健康理性正确的婚恋观。”
现场
5000余人来相亲:
团省委主办的,感觉比较靠谱
25日,“‘亲青恋\’2017相亲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5000多位单身男女青年通过单位组织、自主报名等形式参加活动,以期“脱单”。
“团省委有触角,我们有经验,所以两者结合能够最大化地服务好男女青年,做好这个公益事业。”中国红娘网总裁、“婚恋交友事业部”副部长马超认为。
从事企业行政工作的许女士就是冲着“亲青恋”的“靠谱”而来的,“知道团省委主办的,就感觉比较靠谱,很放心。”
在相亲现场,墙上贴着5000名年轻人的“单身资料卡”,分别按照职业、年龄等分类展示,资料卡上还有对应的二维码,心仪的对象可直接私信联系。
“每个人手上都有编号,如果真的有眼缘,约会后可以把对方的编号告诉我们,我们再去牵线。”白杨说,她是活动承办方中国红娘网的公益红娘。不止她,现场20名“红娘老师”组成了“红娘帮帮团”,据了解,“红娘帮帮团”在活动现场帮助牵线500多人次的青年男女。
这是迫切关注的重大问题
团中央已表态:
共青团将通过多种办法 帮青年人找到合适伴侣
在上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贺军科表示,大龄未婚是中国青年迫切关注的重大问题。
他说,“对许多青年来说,等上完大学就20多岁了,再走向工作岗位,再建立起基本的一些基础,可能就到了25、26岁才谈婚论嫁”。同时,由于青年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部分大龄青年的交往面偏窄,所以就出现了迟迟找不到对象的情况。为此,共青团将通过多种办法,帮助青年人找到合适伴侣。
该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网友热议。
有网友表示很期待:“国家终于注意到我了”,“求团委分配一位女朋友!”……
当然,也有一些网友表示,不结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没有错,也不违法啊。“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首先就不应该把不结婚的看成异类,一个人生活也没犯法吧,为什么普遍不被接受呢?”
对此,有网友说,“又不是说强制要你结婚,不想结的可以不结嘛!组织也是一片好心,这就跟父母一样!”
这问题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信息量很大”:
团中央发话的背后 是一个重要顶层设计
“单身狗”的问题,居然惊动了团中央?
浙江省社科院的相关专家表示,其实,单身问题,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专家表示,很多人关心团中央的说法,却没注意到,这个发布会是在解读4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在这样一份重要顶层设计中,也把青年婚恋问题单独拎出来,作为10个问题之一做了规划,分量可想而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青年婚恋”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措施,希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关注青年婚恋,为青年婚恋交友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和适合青年特点的便利条件。
浙江省社科院相关专家表示,单身问题并非仅仅是个人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还牵涉到国家的人口政策、社会保障等等。而人口均衡发展,才能有效应对老龄化,缓解人口红利的消退。他表示,仔细看下规划,其实里面干货很多,信息量很大,大家不要只看到团中央的表态。
记者梳理了新华社受权发布的这份规划,“青年婚恋”问题列在第四位。
其中,有很多新的提法,比如: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鲜明抵制负面的婚恋观念;打造一批诚信度较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台;加大对性知识的普及力度,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性健康课程……等等。此外,明确提到,在青年中加强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试想一下
我国的第四次单身潮 会带来什么连锁反应?
2007年,“剩女”成为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10年过去了,单身族日渐增多。
数据显示,中国当下尚未走进婚姻殿堂的适婚青年至少有一亿多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0岁及以上女性人口中,有2.47%的人口未婚;而10年前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仅0.92%女性人口未婚。
根据2016年的一项调查,36.8%的中国单身女性认为不结婚也很幸福。
此外,有分析指出,我国经历的有4次单身潮。
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部《婚姻法》带来了全国的离婚潮;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为了返城纷纷离婚,引发了第二次单身潮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引发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为第三次单身潮;而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和女性自主意识提升,第四次单身潮已显现。
随着单身潮出现的,就是晚婚和少子化。
即使近几年随着普遍二孩政策的落实,我国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7左右,但国际上公认2.1的总和生育率才是实现和维持代际更替的基本条件。
少子化加剧着老龄化。
国家卫计委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17.8%,这将对社会保障和公务服务带来巨大的压力。
专家指出,单身潮、少子化、老龄化,这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本组稿件据中国青年报、钱江晚报、央广、广州日报等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邓华宁王宾)“草莓中富含抗氧化成分,冻干后抗癌有效性增加10倍”“孩子吃了牛奶竟丧命”,这些看起来很“雷人”的养生信息其实是无出处、无依据、无时间的“三无产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