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史,明朝初期可以说是百姓评议官员最活跃的黄金时代。为什么明朝的百姓敢于评议当朝官员?这还要从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出身贫苦,十分痛恨贪官污吏。因此,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老百姓举报贪官污吏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到朝廷来告御状,对于敢阻拦老百姓进京告御状的官员,不但要处死,还要株连九族。对被老百姓告发的那些官员,他进行的惩罚也是非常严厉的,动辄便杀头。
在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诰三编·县官求免于民》一文中介绍了这样一件事情:在河北乐亭县,农民赵罕晨率领三四十个农民组团将一帮县里的贪官污吏擒拿起来,押送到京城告御状。事情的起因是,乐亭县的主簿汪铎与县机关部门负责人一起设计了一个“敛派徭役”的项目,让老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实际上是巧立名目,摊派敛钱。结果民怨沸腾,就发生了老百姓将八个县机关部门负责人捆绑起来押送京师告御状的事件。
在他们走到半路的时候,汪铎这位乐亭县主簿骑马追上来,央求赵罕晨等人说:“我从十四岁开始苦读,才有了今天的地位,饶了我这一次,休坏我前程!”结果他没有被饶过,也一起被捆送到了京师。朱元璋调查清楚后,下令将其斩首。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明朝开国以来,贪官污吏前“腐”后继,百姓举报告状不断,朱元璋处理起来也毫不手软。据不完全统计,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到洪武十九年,即公元1386年,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任满,大部分都被杀掉了。
明月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徐炳涛思想重视是安全生产最牢的防线,麻痹大意是安全生产最大的隐患。牢固树立红线意识,扎实开展化工产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紧急行动,并坚持警钟长鸣、永不懈怠,是营造化工领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