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敏 实习生 王艺璇
俗话说:人有三急。现实生活中,年幼的孩子忍耐力差,不少家长怕憋坏了孩子,即使是在公共场所也会立即让孩子“就地解决”。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可周围的人却因此不满。孩子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是不文明的行为,是否应该对此大加指责,市民们的反应不一。家风是一种家庭文化,既能从小影响一个人,也能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家长“任性”教育,小孩则可能“自由”成长,近日,记者就公共场所孩童随地大小便的问题进行了实地采访。
“我最讨厌的不文明行为就是家长让孩子随地大小便。只要在街上逛一圈,就很容易遇到家长让孩子在人行道上大小便的行为。小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管控自己,但家长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这种做法在公共场合不仅显得不雅,而且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市民刘芳说,在一次逛街时,她遇到一位家长让孩子在人行道小便,当时她说了几句“教坏孩子、影响形象”之类的话,没想对方认为她多管闲事,随即双方就此争吵起来,后被路人劝开才得以平息此事。刘芳表示:“以后遇见这种情况不想再说了,省得惹事。”
对于这一不文明行为,记者调查发现,家长让孩子当众方便的情形并不少见。在汇泉路附近,记者看到有父母在马路边上抱着孩子把尿,甚至还有人直接让孩子在草坪上大便。当记者上前采访时,这些父母们往往表示:“孩子还小,憋坏了怎么办?”
是否可以让孩子在公共场所随意大小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一半的父母认为孩子在公共场合随地便溺无可厚非,还有一小部分人表示要视情况而定,而坚持认为不应该让孩子在外随地大小便的父母则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记者随机采访几位市民,他们表示走在人行道上时遇到过类似情况,几位市民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人应该懂事吧?这样太不雅了。”就在谈话间,记者恰巧看到一位带孩子准备打车的女子,让孩子蹲在路边小便,之后打车扬长而去,留下一地“尴尬”。试问这位家长可否想过,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解,这不仅是没有异议的不文明现象,并且还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裸露身体还是“暗示”孩子可以在公共场所大小便,都是非常不好的家教方式。
新闻推荐
一名KTV的职员,逮到偷手机的小偷,带同事私设刑堂逼迫其下跪;一名男子,发现女友微信收到一张不可描述的图片,便纠集“友仔”将发图的网友打伤。西乡塘警方昨日向媒体通报,他们根据“神剑专项行动”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