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朱玺 记者 李勇军)在近日的环境保护整治工作中,岷东新区通过建立八大机制,确保环境保护常态化、长效化。
建立党建引领机制。岷东新区党工委将绿色作为岷东新区建设发展的生命色,将生态作为岷东新区建设发展的明信片,坚持新区“不搞一个扬尘工程,不建一座冒烟工厂、不引一家污染企业”,将践行岷东绿色生态环保发展理念纳入辖区32个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内容,要求辖区1754名党员争做环保先行者和排头兵,全面带动基层群众参与环保。
建立责任落实机制。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4级目标责任体系,管委会及各部门、镇、村、组层层签订环境保护治理目标责任书。在环境整治重点领域,建立从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到工作人员包片包段包点的责任体系。
建立环保投入机制。在经费投入上,计划按年度落实环保资金;在监测能力上,将依托大数据建设,提高信息化、数字化环境监管水平;计划在辖区重点河渠段、村社道路、人群聚集点安装监测设备,24小时监控;加强重点企业监测。
建立企业主体机制。每年初与辖区企业签订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任务。依法督促企业执行节能环保规范,通过改善生产工艺、使用先进技术,实现达标排放;建立环境保护投诉平台,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倒逼企业履行环保责任。
建立农村环保机制。实行环境保护“群众参与、村民自治、服务外包、市场运作、政府奖补”的长效机制。全域发动基层群众、全域实行有奖举报、全域开展“比学赶超”;基层政府向社会组织或企业购买环保公共服务,通过市场运作、政府监督,破解基层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的民生难题;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对环境治理情况较好的村(社区)落实政府奖补政策。
建立队伍服务机制。建立大学生青年服务队、村社区巾帼服务队、红领巾童心服务队、脱贫户感恩服务队“新四支队伍”,服务新区环境保护工作,制定服务方案,定期晒出服务内容和工作成效。同时,进一步建强基层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基层网格员服务队。
建立监督执法机制。建立环境问题监督通报和综合执法机制。加大对企业和村社环保整治的监督通报力度;责令公安、城管、住建等执法队伍对违规违法情况立即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将有关情况报市级相关部门处置。
建立信访维稳机制。建立岷东新区环保信访维稳“6个第一时间”机制。每个环节具体工作精确到分钟,实行分管领导挂帅、办理部门负责、监督审查跟进的落实机制,确保新区环保信访问题第一时间办结,处理情况第一时间回复。
新闻推荐
驾考新规10月1日起实施。增加扣分项,设定操作时限——新标准让不少学车者担心考试难度增大。昨天,公安部交管局发布解读。“综合来看,此次修订不是增加考试难度”,公安部交管局表示,此次修订更适应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