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贵州终结“酒桌办公”具有示范意义

来源:济南时报 2017-08-22 14:19   https://www.yybnet.net/

2017年9月1日起,贵州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根据规定,贵州省范围内的公务活动将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一律不得饮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8月21日新华社)

2013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随后,江苏、新疆等地纷纷推出升级版“禁酒令”,要求公务接待一律禁酒。如今,贵州出台3.0版“禁酒令”,对公务活动全面禁酒。根据规定,禁酒范围包括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公务接待、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基本涵盖了日常所有公务活动。贵州是著名的名酒之乡,酒文化源远流长,公务活动全面禁酒无疑需要很大的决心和魄力。

一直以来,公款吃喝造成巨大浪费,备受群众诟病。其中,喝与吃相比又占了大头。前些年有测算数据称,中国全年的公务用酒量是每年喝一个“西湖”。诸如“河南两驻京办花66万元买回777瓶假茅台酒”的新闻,一再刺激着公众的敏感神经。公务活动全面禁酒,充分体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能够节省下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福祉。

那么,公务活动是否可以自带酒水?答案也是否定的。公务活动饮酒的危害不仅是浪费公帑,更容易滋生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污染社会风气。坊间就流传着“研究就是烟酒”、“验收就是宴收”、“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等说法。一些别有用心者深谙此道,精于利用酒桌拉拢腐蚀干部。个别地方甚至把是否擅长陪酒当作衡量干部素质的标准,“酒风如作风、酒品如人品,酒胆如胆量”,“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个干部要调走”等成为黑色幽默。

俗话说,饮酒误事,酗酒伤身。一些公务人员长期经受“酒精考验”,甚至出现各种酒后意外死亡事件。实际上,公务活动远离酒水,不仅是群众所望,也是干部所盼。有公务员感慨,“以前接待领导陪酒必喝多,身体也吃不消。现在有了不喝酒的充分理由,也不用再为了推酒绞尽脑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进一步给干部松了绑,也让公务活动更加纯粹,简单的工作餐可以大大节省用餐时间,提高办公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终结“酒桌办公”。

当然,公务活动全面禁酒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无酒不成席”等积弊具有一定惯性,禁酒令难免遭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工没有回头箭,出台了禁令就应该坚决执行,对于顶风违纪、阳奉阴违者须严肃问责。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公务不喝酒”就会同“开车不喝酒”一样成为社会共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张淳艺)

新闻推荐

微信出现大面积故障

本报综合消息8月21日下午,微信出现了网络故障,包括小程序,分享等功能都不能实现,提示由于未知的隐患以及其他原因,无法进行分享,或者因网络的原因无法分享文章。除此之外,微信小程序也不能正常...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贵州终结“酒桌办公”具有示范意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