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IC供图
航班延误险(简称“航延险”)可帮助乘客减少时间浪费带来的损失,曾一度销售火爆。但近段时间,各家保险公司均说“不堪重负”。为应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纷纷拿出对策:有的提高了理赔门槛,有的悄然下架,还有的被打包进了航意险和旅游险等一起销售……
单次航延险几乎绝迹
月票、年票成主流
记者浏览多家航空公司官网发现,单独出售的航延险比较少;即使有销售,也都是半年期和一年期,针对飞机延误2小时以上的。比如,东航官网已经取消了单次航延险,有累进航延险和年期航延险在售,年期航延险分为10次、20次和不限次数,价格分别为218元、428元、1068元。南航、中航等航空公司的官网则只提供延误证明和销售航空意外险,不销售航班延误险。
随后,记者在几个热门网络订票和保险销售平台上看到,众安、安盛天平、安联保险的航延险产品占了大多数,针对延误均为2小时以上,产品大多采用一月或半年包装。航延险10次飞行的价格一般为200元左右(个别的250元以上),半年票为500元左右(个别的600元以上),全年不限赔付次数的航延险都在千元以上。
单次航班延误险虽然也有销售,价格5~30元不等,但其赔付额度很低,最低的仅为30元。一名业内人士称:“深圳、北京、南京等‘延误高发\’航线,基本上买不到单次的航延险了,原因是保险公司亏得厉害。相比之下,包月、包年的航延险或组合一些其他产品(如航意险、行李险等)才能赚钱。”
记者从多家航空公司了解到,现在航空公司已经不再和保险公司谈单独售卖航延险的业务。“航延险必须以月票、年票或者组合方式销售,不然保险公司根本不接招,因为这就是笔赔钱买卖。另外,航空公司对延误时间的要求更加宽松,晚点起飞或者晚点抵达都视为延误,这种情形保险公司是肯定不能接受的。”一位航公司负责人说。
乘客购买航延险
6~8月份最火爆
记者在重庆江北机场随机采访了多位乘客。其中不少乘客表示,除了6、7、8月份,基本上不买航延险。不过,经常前往北京、深圳、海南等地的乘客则表示,会买足航延险。
“夏季天气变化无常,6~8月份坐飞机,我都会提前买航延险。”市民赵先生说。“我经常去深圳出差,我买的是航延险‘年票\’,一年下来赔付的钱基本上和所缴的保费差不多,我也不是想贪那点小便宜,主要是航班延误太影响心情和工作状态,有人赔付补偿时间成本自然是最好的。”经常往返于重庆和深圳的鲜女士说。
市民徐先生说:“我没买过航延险‘月票\’,都是坐一次买一次,上个月我从重庆到北京,来回延误都超过了2个小时,保险公司赔了600元,航空公司补偿了200元。虽然飞机延误了,但心里会舒服些。”
江北机场咨询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近段时间咨询航延险的乘客很多,“大多是去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乘客,主要是目的地的天气不好,害怕延误。”
单买航意险不含航延险
航班延误证明要存好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针对航班延误理赔投诉增长情况,保监会在8月18日表示,消费者单独购买航空意外险并不包含航班延误的保险责任。如果消费者想获得更充分的航班延误风险保障,可以选择购买航空意外险和航班延误险的组合产品,或者单独购买航班延误险。
保监会还提醒消费者,购买航班延误险时,要认真阅读保险合同中“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等条款内容,弄清哪些情况导致的延误属于航班延误险的保险责任。
该人士说,如果消费者购买了需要主动申请理赔的保险产品,出现航班延误时,一定要保留好乘机凭证和航班延误证明,并在约定期限内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除了购买航延险获得风险保障外,消费者还可留意各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相关服务、补偿标准,获取航班延误的合理补偿。
据《重庆晨报》
新闻推荐
针对“女网友反映称其在深圳地铁曾遭男子骚扰”一事,8月22日,澎湃新闻从深圳市公安局获悉,8月21日下午,嫌疑男子李某已被抓获,李某对其猥亵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李某已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