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市中区房产大厦西侧项目指挥部,依法拆迁、阳光拆迁的字样随处可见,勾勒出整个拆迁片区的和谐有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让作为今年省级重点棚改项目的房产大厦西侧旧城更新项目,按照省级棚改项目考核节点,提前实现全部签约、交验空房,在造福于民的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在打赢这场攻坚战期间,项目指挥部上下严守时限意识、精细意识、责任意识、考核意识、主动意识,“专业、策略、不懈、情义”八字方针贯穿始终,“一把尺子量到底”,用群众工作法取得支持理解,确保了征收工作圆满收官。
追求专业 全力“破冰”专业化评估奠定征收基础
房产大厦西侧旧城更新项目位于市中区经七路南侧,纬二路以东,东至房产大厦,西至国际财富中心,南至乐山小区,北至经七路,可规划建设用地约5.1亩,涉及拆迁居民共计69户,面积5028.01平方米。此处的破旧筒子楼、平房跟周边鳞次栉比的大厦楼宇形成鲜明对比,房屋产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生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在项目启动之初一一显现。
与其他改造项目不同的是,此处纳入征收范围内的房屋包括学区房,而学区房市场价格猛涨与房屋实际拆迁评估价格之间的矛盾,为项目推进造成极大困难。对此,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从熟知政策、熟练流程开始,进行扎实的市场调查摸底与分类测算模版演练,同时邀请房屋征收价格评估专家召开两次专家论证会,对估价依据、估价程序、参数选取、估价结果等方面进行论证。专业有据的论证结果、事无巨细的工作方法赢得居民的信赖,为最终征收补偿方案的确定奠定基础。
坚持不懈 主动作为动真碰硬扫清拆迁“拦路虎”
征收项目的全面收官,同样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项目指挥部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的工作模式,量化任务、责任到人,对片区内零散棚户区进行4次调查摸底,全部建立一户一档;工作人员开启“5+2”“白加黑”模式,深入被征收户家中耐心细致地宣讲政策,确保征收拆迁工作有序推进。
正是依托指挥部上下铆足的干劲,阻碍项目进展的“硬骨头”被逐一击破。据了解,房产大厦西侧项目片区内包括经七路沿街商业房,建筑面积达2927.95平方米,占被征收房屋总面积的58%,18户承租商户有的合同未到期、有的刚装修不久、有的坚决抵制征收……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紧迫局面,指挥部“两条腿走路”,与产权单位积极沟通的同时,不等不靠、迎难而上,轮番给业户做工作,最终仅用7天时间完成商业房的全部拆除。
在攻坚阶段,面对片区单位宿舍承租户名单迟迟无法确定的僵局,指挥部工作人员依靠坚忍不拔的韧劲,反复与产权单位主动沟通、上门协调,在承租户人员名单摸底调查、法律见证等工作中,主动承担责任,帮助对方完成资料汇总工作,为扫清项目障碍寻找到突破口。
正向引导 以情动人精准施策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拆迁的根本是造福居民,造福居民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指挥部工作人员积极靠上,深入居民家中,为拆迁户分析困难成因,从而精准发力,迎难破局。
该片区居民周正(化名)一家生活困难,妻子因患病留下严重后遗症,平时靠经营小买卖维持生计。片区的拆迁将拆除其经营场地,也让这一家有了抵触情绪。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指挥部工作人员主动将积压的商品买走,同时在附近小区内联系到一处租金较低的经营场地,为周正一家解除后顾之忧后,对方顺利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还主动给其他住户做起动员工作。
“拆迁既要铁面无私,坚持按照政策‘一把尺子量到底\’,也需要古道热肠,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拆迁户着想。”本着这样的理念,指挥部工作人员用真心感化每一户,进而影响周围一批人。在正面示范引导初具成效时,指挥部上下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在7月31日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让片区内参加房改的15户居民完成交房、选房,又于8月1日、2日加班加点48小时,让剩余33户完成签约、交房,最终让整个项目全面收官。
(本报记者 刘阳 通讯员 陈娟)
新闻推荐
8月24日,在铜井路上,两辆轿车和一辆三轮车发生了轻微的碰擦事故,驾驶员们经过商议,很快达成理赔意向并离开现场。交警部门表示,在道路上驾车发生轻微碰擦事故,驾驶员双方对责任认定能达成一致,可自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