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则题为《妈妈每月给1200元,女儿反问是不是亲生》的热帖引来了众多关注和热议。
距离新学年开学还有不到半个月,许多新生即将开始大学生活。在家长们为孩子准备着出发行囊时,每个月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也成了不少家长思考的问题。其实,生活费的多少虽因人而异,但更应量入为出、克勤克俭。这是文明与道德的一道测试题。窃以为:大学生应从自身角度进行有效地规范,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大学生在消费前应该做好规划,注意合理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减轻家庭负担。学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提倡健康的消费观。花销没有上限,不要盲目攀比。生活上应尽量勤俭节约,不要动不动就叫“外卖”,动不动就聚餐,动不动就充值游戏或外出旅游……总之,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规划,满足一般的生活水平即可。
大学生应把有限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如果只是吃饭等日常开销,每月1200元是差不多的。但除了吃饭等日常支出,不少大学生都会经常聚会,喜欢娱乐活动或购物,这样每月花费算下来就要多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了。大学虽然没有了高中阶段的学业压力,但是依旧需要好好学习,为踏上社会作准备,不必要的社交、吃喝玩乐除了浪费金钱,也是对大学生活的不负责任。尤其是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还是父母,更加不能让自己的“潇洒”给父母、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也不能一味“啃老”,以为到大学“混”个文凭就算了。还是应把有限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让自己真正有能力立足社会。
大学生应注重开源节流,培养自理、自律、自立能力。其实作为一个已经18岁成年的人,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可用成绩换奖学金,也可用假期做兼职来勤工俭学体验生活。要有一份责任去养活自己,要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千万不能责怪自己的父母,因为养一个大学生,四年花费不少。作为大学生的父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有的工资并不多,却仍节衣缩食把最好的东西给了孩子,望子成龙,大学生就应注重开源节流,勤工俭学,或做家教,或节假日打工,既挣了钱,又培养了自理、自律、自立能力。
大学生应树立自尊、自爱的品质和自强、感恩的品格。一个老兵倾尽自己的全部资产,资助了一百多个大学生,结果这些同学毕业以后没有一个理他的;有的受资助大学生认为资助的费用少了,讨要不成还把人家捅到电视台去,对捐助人造成严重伤害……说白了,这样的大学生缺乏自尊、自爱的品质,他们以为接受帮助理所应当,而恰恰忘记了“志气”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格。不劳而获是不行的。人应有“骨气”,当自强,也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
“猪圈岂出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大学生的家长们,快快放手:让孩子自尊自重学会感恩,让孩子克勤克俭独立自强!
新闻推荐
关于网传詹某涉嫌骚扰女学生的情况通报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文,反映广东东莞青年辩论队教练詹某涉嫌性骚扰3名辩论队成员。此前市教育局收到学校报告后,已组织调查核实情况,并做出应对处置。经核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