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起,山东济南市正式实施禁鸣令,禁止机动车在绕城高速内鸣喇叭,违规者最高罚款200元。禁鸣令发布前后,不少当地车主开启恶搞模式,用惨叫鸡、哨子、扩音器来代替喇叭。有网友表示,如此恶搞,表达的是对禁鸣令的抵触。尽管谁都知道鸣笛不好,但很多时候为了行车安全不得不鸣笛。作为一种必要的行车语言,喇叭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面对一些路口、死角、盲区,用喇叭来提醒行人、车主,避免事故发生,既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还有网友指出,按照汽车工业的生产标准,一辆汽车如果没有喇叭就是不合格产品,是不准下线的,验车的时候喇叭不响也通不过年检。现在全城禁鸣,那是不是导致法规打架?真要全城禁鸣,不如修改法律,让汽车生产商不装喇叭来得省事。
汽车社会已经到来,城市车满为患,听凭汽车任性鸣喇叭,噪音污染必将让人感到恐怖。在核心城区,冷不丁一鸣惊人的喇叭声经常让人吓一跳,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主城区禁鸣喇叭。这是进步,这是对民意的一种尊重。用恶搞的方式来表示抵触并不足取,此其一。其二,文明既需要提倡也需要强制,汽车社会已经到来,交通文明远没有养成,从这个角度来说,一 刀切式的矫枉过正也许是必要的。附带说一下,虽然违规要罚,比如在杭州,但真正因鸣笛被罚的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没有。与其说是执法者有法不依,不如说是执法者对违法行为的一种宽容。在紧急情况下,鸣喇叭还真的是没办法的办法。
(据浙江卫视经济频道《开讲》)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25日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安监总局日前制定下发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淘汰关闭非煤矿山6000座。规划指出,到2020年,非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