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批“打假游人”。有旅行社认为,“打假游人”以获利为目的,涉嫌敲诈。据沈阳市旅游业商会会长于波介绍,沈阳市多家旅行社已将33名“打假游人”纳入接待“黑名单”。
(8月26日《法制晚报》)“打假游人”私下威胁旅行社要钱,纯粹为了一己之力,而且涉嫌敲诈,的确不值得提倡。
不过,苍蝇不叮无缝蛋,“打假游人”之所以有其生存空间,是因为个别旅行社确实存在违规之处,才让别人抓住了“小辫子”。“打假游人”戳中了违规旅行社的痛点,让他们不敢肆意侵权,这难道不是对旅游市场的净化吗?
这些人熟悉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旅行社的违规之举了如指掌,若能把“打假游人”引上一条正规化的道路,把他们变成为违规旅行社治病的“啄木鸟”,这对于消除旅游市场乱象来说,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因此,对于“打假游人”,不能只是拉黑,而应该让他们开展“卧底式打假”,替广大游客维权。发现问题后,可以将违规违法行为向媒体披露,从而为其他游客敲响警钟。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让违规违法旅行社受到应有的处罚。当地旅游不妨让“打假游人”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监督权利,让更多游客受益。
新闻推荐
国内网络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发布预警称,最近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出现“人贩子”等新招数,接到类似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8月12日,受害人小付接到一通陌生电话,自称是当地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