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健康?有人说是不得病,有人说是开心每一天。看似难以定义的健康,也有可以“量化”的标准。专家给出七个健康公式,带你牢牢抓住它。
喝水公式
成人每日需水量=体重(公斤)×30~40(毫升)
2岁以上儿童每日需水量=体重(公斤)×80~90(毫升)
2岁以下儿童每日需水量=体重(公斤)×100~150(毫升)
水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儿童代谢旺盛,需水量比成人多。
老人的胃黏膜通常受到损害,腺体萎缩或消失,容易感觉不到口渴,应随身带着水,及时补充水分,每天饮水量为2000~2500毫升,否则容易出现血液黏稠和血栓等问题。
剧烈运动或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饮酒公式
酒精摄入量=饮酒量×酒精浓度×0.8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指出,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0克,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是15克,女性应更少些。一般来说,饮用40°以下的低度数白酒,不能超过2两;40°~50°的中度数白酒,不超过1两;50°以上的烈酒不要超过0.5两;葡萄酒度数相对较低,但也不要超过3两,否则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负担。
喝酒前吃点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有利于保护胃黏膜;喝酒的同时要多喝水,加速酒精排出,减少肝脏负担;小口喝酒可以保护食道和胃,并且不易醉;可以点盘凉拌萝卜作为下酒菜,有一定解毒作用;酒后喝点蜂蜜水、果汁、芹菜汁等,可帮助解酒。
骨密度公式
骨密度=(体重(公斤)-年龄)×0.2
结果小于-4,风险高;结果在-4~-1之间,属于中度风险;如果大于-1,风险小。
根据专家的研究,用体重和年龄可估算骨密度和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比如,体重45公斤、年龄70岁的人,风险指数为(45-70)×0.2=-5,说明极有可能患骨质疏松症。建议中、重度风险者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查。想要提高骨密度,建议从年轻时加强锻炼,比如游泳、深蹲等,将骨密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时要多吃富含钙质的牛奶、芝麻等,富含维生素D的香菇、海鱼等,还要经常晒晒太阳。尤其是女性,绝经期前除了锻炼外,还要适当补充蛋白质和钙。绝经期后要及时检测,如果必要可在医生指导下调节雌激素或补钙。
运动心率公式
成年男性最高运动心率=205-年龄
成年女性最高运动心率=220-年龄
老年人适宜运动心率=170-年龄
运动时的心率状态,可帮助衡量运动强度,防止运动不当或过量。
对于成人来说,当实际心率达到最高心率的70%,属于高强度运动;55%~69%属于中强度运动,40%~54%为低强度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不求强度大,达到锻炼效果即可。比如,70岁的老人做有氧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170-70=100次/分钟。年纪较大的老人,为了安全起见,可以控制在(170-年龄)×0.9。
体脂率公式
女性体脂率公式:
参数a=腰围(公分)×0.74
参数b=体重(公斤)×0.082+34.89
体脂率=(a-b)÷体重×100%
计算男性体脂率时,参数b=体重(公斤)×0.082+44.74
体脂率又称体脂百分数,反映人体内脂肪的含量。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男性是17%~23%,女性是20%~27%。若男性体脂率在25%以上,女性在30%以上,属于肥胖,患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的风险较高。这类人应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吃瘦肉,避免高脂、高盐、高油饮食,同时配合运动,减少体脂。如果男性体脂率为14%~20%,女性体脂率为17%~24%,属于偏瘦,建议加强运动、补充蛋白质等,提高体脂率。如果男性体脂率低于5%,女性低于15%,可能引起身体功能失调,建议及时就医。
幸福感公式
个人幸福=物质÷消费欲望
专家提出,这个幸福公式可以演绎出三种可能:当欲望不变时,幸福和物质成正比。物质不变时,幸福与欲望成反比。当物质和欲望一起增加时,如果物质的增速超过欲望的增速,幸福感仍会增加;如果物质的增速低于欲望的增速,幸福感就会下降。
现代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爱向上比较、缺乏精神目标、不善于发现美好的一面、缺乏奉献精神、不知足、压力大、爱焦虑。
幸福并非惊天动地、遥不可及,而是一种美好的感觉,是对他人的帮助,以及活在当下的愉快感。
想要提高幸福感,不妨从小事入手。比如无聊时读本书、约朋友看场话剧、给路边的流浪猫准备一份食物等,都是提升幸福感的捷径。
效率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量÷付出时间
很多人长时间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但高强度不等于高效率,最有效率的人通常不是最“勤奋”的人。
很多人认为自己付出的时间多,理所当然会获得更多成果,这一观念会让自己陷入低效率、高消耗的恶性循环。
当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时间过长,人体会感到异常疲惫,建议适当地休息20~30分钟,把工作先放一放,回家洗个热水澡,吃一顿可口的晚餐,睡个好觉,都能给身体充电,提高效率。
工作前应先确定优先顺序,做出时间规划。可根据生物钟,将工作时间划分为效率最高的“黄金时段”、效率次高的“白银时段”、效率普通的“青铜时段”及效率较差的“石头时段”。根据不同的时段,处理适当的工作,将工作效率发挥到极致。
来源:人民网
新闻推荐
作为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赵煦扎根边陲半个世纪,从烧锅炉做起,不断学习钻研,逐渐成长为我国无人机领域的权威专家,主导研制了我国第一架无人靶机“长空”一号,被誉为中国“无人靶机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