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举
近日,全国首个限制涉性侵犯罪人员从业机制在上海市闵行区正式启动。在闵行,曾经有强奸、猥亵等涉性侵违法犯罪记录人员,今后将被禁止从事与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触的行业。(8月27日人民网)
今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管应时透露,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仍处于易发多发态势。此类犯罪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熟人犯罪比例相对较高;二是有性犯罪前科者再次犯罪比例相对较高;三是因犯罪未被及时发现,受害人往往被侵害的次数多、时间长。很多对这些案件的公开报道也印证了这一特点。而且,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性侵儿童者再犯率为各类罪犯之首。
就此看来,如果不对此类人员进行从业限制,放任其从事可能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行业,悲剧可能继续。
一些国家对这类犯罪者的限制更加严格,甚至是苛刻,除了不得假释、缓刑之外,还给刑满释放的前科者配备可以跟踪、监控的电子脚镣,并公开此类人员信息,甚至对其进行化学阉割。2016年,浙江省慈溪市也出台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实施办法》,通过各单位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公开此类人员信息,方便公众随时查询。
未成年人的权利不能被虚置,保护未成年人更不能成为空谈。从长远考虑,上海及浙江的探索在取得成功经验后,有必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法律或法规形式规范性侵害未成年人罪犯信息,并设定禁业限制。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信息共享的数据库,要求各用人单位尽到审查义务。还要对其执行社区监控,要求配戴电子手铐或定位监控设备,不得接近或进入学校、儿童乐园、公园等儿童常活动的地方。或者向此类人员经常活动区域附近的儿童家长、老师推送预警防范信息。这样才能让未成年人少些潜伏在身边的危险,健康无忧地成长。
新闻推荐
王波生前照片。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都市快报” 8月26日,在江西修水县上奉镇老家过暑假的宁波工程学院大三学生王波和中学同学在河里游泳时,一名同学遇到险情,王波两度进入深水区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