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说说七夕节

来源:榆林日报 2017-08-28 18:26   https://www.yybnet.net/

张光恒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节日“七夕节”,现在被誉为了中国式“情人节”。传说中,隔着银河相望的织女、牛郎二人,这一天将在鹊桥上相会并互叙衷肠。此节日,可谓历史悠久,而细究起来,这一天更是被人们赋予了多层涵义,诸如希冀乞巧、祈告得子、祈祷福禄等,正因为此,七夕节也算是中国民间较重要的一个节日。

这个节日的来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诗经·大东》中说,“跤彼织女,终日七襄……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这个时候的织女、牛郎,仅仅是指对夜空二星座的叫法,并且很有可能与当时农耕信仰中的谷物神(牵牛)和帝女之桑女神(织女)有关,而不是中国爱情传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直到汉代,才把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了起来,并且正式成为了属于妇女的节日,这在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中有关语句可以看出来,如“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明显是指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

这一中国民间节日,因为有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故事作底子,而产生了丰富多彩、含义深刻的节日风俗活动。如古时,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午间,有妇女在阳光下,将针投以水盆,以水中针影,辨女子是否智巧;也有妇女们陈列花果女红,礼拜七姐织女,并穿针引线一图乞巧,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整个仪式虔诚而隆重;也有青年妇女向织女求赐美满姻缘的,如王勃的《七夕赋》中“眷神姿于月夕”一句,说的就是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的七夕夜晚。

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古代女子在七夕夜的“闺中秘戏”:“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是指一种小型蜘蛛。《东京梦华录》则说:“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也曾提及到了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刘言史《七夕歌》也说“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而老家地处鲁南,小时候朦胧记得有妙龄少女,挨家乞讨巧面,然后在村子四街口处做成“乞巧饭”集体进餐,吃之前,必须念叨“东来的燕,西来的燕,都来吃俺的乞巧饭,东来的雀,西来的雀,快为牛郎架桥坡”等几句民谚,然后彼此展示女红,比比谁最心灵手巧,往往嬉笑一片,煞是热闹。

到了现代,七夕节又被人们称之为“中国情人节”,有民俗专家认为称为“情人节”不适当,而应称“爱情节”。在中国,实际情况是七夕节被商家作为商业促销的一大良机而被大肆渲染,而传统习俗则呈现失落状态,人们对七夕的热情比不上西洋舶来品二月份的“情人节”,这点很令人深思。

新闻推荐

中国情人节起源:七夕针线情 牛郎织女不为人知的故事

地方网8月28日讯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话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个晚上相会。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笑话乐园 打耳光2017-08-28 13:23
评论:(说说七夕节)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