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结束,95后们纷纷开始了初入职场的实习生涯,新鲜、兴奋,但心理落差也不是一般的大。“无事可干”、“干端茶倒水等杂活,接触不到专业技能”、“工作量大,被当作廉价劳动力”……各种各样的抱怨出炉,其中最郁闷的是开始实习才发现这份工作与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根本不挨边。有人觉得好工作就得试,可有人觉得找工作时间那么紧张,哪里有那么多试错的成本?
案 例
张权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本来也打算从事相关行业,但假期的一次实习经历,让他改变了想法。
假期实习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权到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刚开始因为与自己专业方向不对口,张权做得心不在焉,可随着接触的工作越多,他竟然越来越感兴趣了。结束实习之后,张权开始研究软件方面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学了计算机软件、游戏开发等相关课程,如软件编程、后期制作等,并取得了相关的专业证书,他暗自下定决心,大四找工作时也要选择这个方向。
一晃到了毕业实习的时候,家人为求稳妥,给他找了一份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但张权不甘心,他看到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在招聘,就报名去实习。“虽然我知道自己专业能力不强,很可能实习期一过并不会被录用,但我还是想试一试,哪怕错了,也给自己积累了经验。”
张权的决定,一开始根本不被周围人看好,可张权自己却一直暗暗下功夫。由于他的视角独特,他和同事一起设计开发的一款软件,受到客户的喜爱,老板也看中他的潜在实力,破例在实习期一结束就将他转正。
“我一开始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留下,是不是像别人说的是在浪费时间,但我想多去尝试,选错了,还可以重来,但只有试过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
网友讨论
@花儿都开了:对于大学生来说,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状态和要求;实习就是当别人的助手,工作相对更繁杂琐碎,如果能在这些繁杂琐碎中学到东西,也是一种收获。所以一定要改变观念、端正态度,某种程度上来说“打杂”也是工作,这些经历都是一种成长,说不定就会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方向。
@每时每刻:我觉得有些抱怨并非没有道理。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残酷竞争,职业选择稍有不慎,去了不适合自己的行业或岗位,职业初期的黄金几年有可能就白白浪费了,这种代价是谁都不愿意承受的。
大咖支招
“大学生初入职场实习的时候,无论做的工作是什么,都要认真对待,因为从学生转变成职场人一定要用实习期来作为过渡。” 天津远大前程人力资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执行副总裁王惠颖说,“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实习目标和目的应有所侧重。”
对此,王惠颖建议:大一、大二的学生,以接触社会、素质储备为主,这个时期的重点在于培养待人接物、熟悉单位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即使不是将来的就业方向,也能积累到工作经验,因此即使选择了专业性不强的一些岗位也不要苦恼。进入大三后,则应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以增强技能储备为目的寻找实习机会,此时应进入一些有明确招人意向的单位实习,把自己的实习期当作用人单位的试用期来对待,最大程度表现自己,为未来求职做准备。
“实习更多是为了积累经验,为以后找工作奠定基础,所以,‘选择\’很重要,首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性格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其次在实习中跟主管、同事之间关系的融洽是考验情商的一个指标,也是决定一个职场新人能否受到重视的关键;第三,一定要摆正自身的位置,无论任何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成果,获得信任,切记不要好高骛远。”
新 报
新闻推荐
近日,从西南石油大学学工部传出消息,学校从今年9月1日起,将为每一位在校学生建立诚信档案,作为学生就业、评优、入党、资助推荐时的重要考评依据。据了解,诚信档案包括学业、学术、品行3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