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丹
对于情人节,情人们总是来者不拒,能过一个是一个。2月14号的西方情人节要过,七月初七的中国传统情人节也要过。
看着情人们秀恩爱,撒狗粮,对此,单身狗们羡慕有之,不屑亦有之。每个人都曾单身过,有的人甚至打算一直单身下去,可更多的人很容易就将单身的感觉遗忘。
最近,30+的单身未婚女青年薇薇恩小姐写了一本书《单身这点英勇》,将单身的状态娓娓道来,其实单身没有那么酷,也没有那么惨,它只是合理存在的一个社会现实。
很多人尚不适应现代女性观所带来的冲击,以为大龄未婚女青年之所以拒绝婚姻是为了维持实际嫁不出去的体面,而忽视了女性智识和经济的独立对传统婚姻关系的影响。
人人都可以结婚,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应该结婚。在薇薇恩看来,一个女性经济独立,身体健康,工作努力,有自己的空间与时间,又不是很需要另外一个人作为自己的伴侣,那么她就有足够的理由保持单身,没有必要向社会世俗的标准做出妥协。
在薇薇恩看来,“灯坏了,生病了,没钱了”这样的问题,单身会遇到,跟伴侣在一起也会遇到,而且后者未必会比前者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其实这个逻辑是有点问题的,用单身的好去比较有伴侣的不好,自然是前者获胜。
其实无论是保持单身还是走进婚姻,外貌和财富都是重要的资源。“婚姻市场上,假设只是赤裸到交换资源这个层面,其实男女都是一样的评判标准:你的外貌优势,还有你的财富。”薇薇恩如是分析。单身其实也需要这些,如果没有外貌优势,那就会在证明自己的魅力时处于弱势,同样,财富则是豁免世俗评价的一个重要砝码。
如果想要优雅地保持单身,就必须满足前文提到的单身条件,否则,单身就成为一种人生的无奈和挣扎,悲壮而且惨烈。薇薇恩的一位女同学便是如此,她是典型的文艺女青年,高考失利后上了一个一般的大专,毕业后在亲戚的工厂里当会计。这位姑娘不结婚也不相亲,最后得了忧郁症,连工作都丢了。乏善可陈的工作,枯燥混沌的生活,都不能让一个女性理直气壮地单身下去。
很多单身女性喜欢美剧《欲望都市》,里面的四个都市女青年有美貌、有事业,当然也有一份能够支撑她们高消费的高收入,她们一度是单身女青年的楷模。如果剧中的四个都市女青年每天的话题是家长里短,今天拌
沙拉没有沙拉酱了,明天做披萨没有火腿了,估计很少会有人喜欢看。
薇薇恩说,她在收拾衣橱的时候,发现家里最值钱的地方其实就是衣橱,藏着人生迄今最大的消费,全是自己买给自己的喜欢的衣服。这些衣服提醒她,这些年她一直
都在任性地活着,全是为了自己。
“没有任何世俗的负担,不用买尿片、奶粉,不需要攒教育费用,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你的所有时间都是你的,不需要为一个懒惰的男人做饭洗衣,不需要为了亲戚的好评去参加闷死人的家庭聚会。”薇薇恩笔下的这种单身生活大概是很多单身女青年的理想状态。
我们所定义的世俗是男女之间的契约关系,恋爱、结婚、生子,构成大社会里的小家庭单位,是女主内男主外、女性必须依附男性生存的法则。单身未婚甚至不婚女性的大量出现,开始对世俗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世俗无非就是一种固有的社会秩序,是用来遵守的,也是用来打破的。今天,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可以从事的社会岗位也越来越多,如果
能走到事业的金字塔尖,成功程度不亚于男性。越
是这样的女性越会及早地意识到,安身立命的根
本从来就不是找一个男朋友或者丈夫,而是智识
和能力。
新闻推荐
近日,武汉官方宣布,武汉将推三大核心工程,助推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其中,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项向荣:有人质疑:官方宣布说房价低20%就能低20%?现在是市场经济,除非政府出钱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