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有关外卖送餐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送餐外卖行业发生伤亡交通事故共76起,平均2.5天约1名送餐员伤亡,其中“饿了么”和“美团”在交通伤亡事故中各占26%。此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关于外卖骑手送餐安全的网络热议。不少人表示,透过上海一地的数据,可见外卖送餐行业的“速度”与“激情”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现状外卖送餐路上事故频发
每到午、晚餐时刻,餐饮商户、大街小巷、写字楼等随处可见外卖骑手着急送餐的身影,他们或骑摩托,或驾电动自行车,车后印有logo的方形保温箱里放着客户的餐食。从站点系统派单起,骑手们便开始接单、等候、取餐、送餐的过程,只有按时送达下单客户手中,才算完成一单任务。骑手们因而成为不少人眼中“与时间赛跑的人”。
今年以来,国内不少城市频频发生外卖送餐交通伤亡事故,记者从相关媒体报道中梳理出多起典型事例。1月初,一名骑电动车的“饿了么”外卖送餐员在上海市同普路祁连山南路附近,与机动车发生碰撞后不幸身亡;4月11日晚,一名穿着“达达”工作服的骑手在上海复兴中路吉安路与运送垃圾的货车相撞身亡。
连续高发的交通事故折射出外卖骑手群体工作的艰辛,但外卖骑手为“赶时间”而占道、逆行、闯红灯等交通乱象,更给不少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市
民直呼“不安全”的同时也表示“很无奈”。8月初,在余姚城东新区一十字路口,一辆骑电动车的外卖骑手因闯红灯撞上正常行驶的劳斯莱斯而引发交通事故。劳斯莱斯反光镜被撞掉、车门凹陷,外卖骑手受伤被送往医院。事发后,车主未追究骑手的事故责任,只是表态希望骑手们能吸取教训、文明行驶。
原因 骑手缘何“分秒必争”
“分秒必争”的外卖送餐行业里交通事故频发,引发人们对送餐人员安全及交通违法行为的讨论。外卖骑手缘何“一路狂奔”慢不下来?
送餐员冯累累在北京从事送餐服务一个多月,负责配送西单附近3公里范围左右的订单。他告诉记者,每天饭点是送餐“爆单”的时间段,上午11点至下午1点之间的订单尤其密集。“老员工一天下来差不多得送三四十单,我还算新人,大约十二三个订单吧。”冯累累说,初中毕业后来北京的饭点打工4年,夏天高温里送餐虽累,但收入要高不少,“等送餐时间再长点,对周边更熟悉了,每天送单量应该能上涨吧。”
交谈中,冯累累的话语总不离“送单量”,用的他话说“多劳多得”“这是外卖送餐行业吸引人的地方”。外卖送餐员的薪酬由保底的基本工资和送单提成组成,冯累累表示,公司里像他这样的全职送单员工有3000元保底收入,每按时送达一单、无投诉、无差评即可得到6元钱,而兼职员工没有保底收入,按规定完成一单可获8.5元。
“前提是得按时送达啊,还要保证客户不投诉,没有差评。”送餐员王龙表示,自己在送餐过程中曾因商家交货、交通不畅等原因迟到,大部分客户能理解并原谅,但也有客户“超过一分钟都不愿意等”。“一次送餐到长椿街某小区,到楼下后赶在超时计算开始前点了“提前送达”,客户还没等自己解释就拒收了餐食,还进行了投诉。”
““送单快”就像紧箍咒一样,但从接单到送达的过程,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导致超时送单。”王龙表示自己超时送达的情况不止一例,原因主要为饭点时段商家交货慢、上下班高峰交通拥堵,“有时候等了好久才从商家手中接过餐食,再赶上拥堵路段,只能通过逆行一小段或走人行道、抄近道等来抢时间了。”
建议 内外并举让骑手“慢下来”
近日,上海交警部门约谈了饿了么、美团、百度、达达等8家送餐外卖企业,亮出严厉的管理规范,要求各企业加强安全培训、车辆规范、骑手身份识别系统等方面的管理。
青海西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黄才界告诉记者,为了让外卖电动车慢下来,交警部门加大了处罚力度,并且创新处罚方式。外卖小哥骑车逆行、在人行道上随意穿插,违反交通法规,但是面临罚款难题,交警部门因而实行财政面额罚款,发现一次违章立即处罚50元,如果不愿接受现金处罚,可选择参与半小时以上的交通安全学习实践,协助交警在路口执勤,“发现外卖送餐员电动车违章后,让他去纠正制止,互相教育的效果非常好”。
治标仍需治本,不少人认为让外卖骑手“慢下来”还需内在治理手段。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秦红雨表示,外卖小哥电动车“一路狂奔”,根源还在于这个岗位不合理的付酬方式,更多是单一的计件工资,只有改变外卖小哥的工作待遇和计酬方式,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给他们更多基本保障,才能让送餐员的车子慢下来。
“骑手们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身权益保护意识,这不仅关系到骑手的安危,还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城市的健康发展。”一位经常点外卖的北京上班族濮晓建议,客户应当多一些倾听和理解,接到外卖餐食时回以感谢、不随便差评,“客户还可以考虑提前下单,给本就容易“爆单”的饭点“降降温””。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国务院严肃处理两起特别重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两人被通报 64人被问责
近日,国务院严肃处理重庆市永川区金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0·31”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宝马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2·3”两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利用假图纸逃避安全监管2016年10月31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