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维亚记者夏宁)今年以来,经开区司法所采取“三强化”举措,积极服务全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强化事前介入。坚持“项目未动、法治先行”的原则,在项目推进前,强化对项目所在地法治宣传和文件制度的法律审查。由住建、城管、司法、环保等部门组成“项目建设法治宣讲小分队”深入拆迁地向被拆迁人讲法律、讲政策、拉家常、算细账,不断夯实项目建设群众基础。
强化事中服务。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上注重事中全程介入和制度设计,强化证据固定、落实数据。充分发挥公证、律师、评估等社会第三方机制作用。建立“公证说事、律师说法、评估说价”三位一体的项目服务格局,适时引入群众威望高、调解能力强的地方“三老”介入项目推进,有效杜绝项目建设中“政府说了算、群众一边看、要么去信访、要么去法院”的被动局面。
强化事后治理。在项目推进上充分化解因项目建设历史因素遗留的矛盾纠纷难题,通过化解老案难案指导新建项目顺利推进。全区紧抓历史项目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关键人物和重点法律关系,积极引导矛盾纠纷解决手段调解化、法律化、诉讼化,切实扭转个别人员“信访不信法、以闹取利”的错误思想。
新闻推荐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不清除这些假冒产品的毒瘤,其权益将持续受到损害;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一旦假冒伪劣产品成为微商的代名词,那么整个行业都不会有光明的前景。成本不足1角钱,利润接近9000%成本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