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头条评论 校园网贷何以成了“校园害”? 杨鹏

来源:华商报 2017-09-07 01:33   https://www.yybnet.net/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昨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有关规范校园贷的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首家互联网校园贷出现于2013年,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及其旺盛的消费潜力,让看好这一市场的资本蜂拥而至。但是,由于监管未能及时跟上,这一新生事物在利益驱动下越跑越偏,诸如“暴利借贷”、“裸条事件”、“暴力催收”等负面消息接二连三。整治校园网贷乱象,已迫在眉睫,一系列监管重拳随后砸下。

要说明的是,今年6月份,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就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制定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间表。并提出,要制定正负面清单,明确校园贷市场参与机构。客观地说,校园网贷俨然已是“校园害”,这是校园网贷一步步把自己送上了绝路,也是咎由自取。

事实上,一直以来,舆论对于校园网贷乱象丛生原因的剖析,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缺乏自律,业务创新偏离轨道;二是立法、监管未能及时跟上;还有一个是大学生自我控制、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欠缺。那么,“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之后,校园就能一片宁静吗?恐怕未必,至少个别平台转入“地下”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进一步说,全面叫停校园网贷之后,为了让声名狼藉的校园网贷不再骚扰大学生,还应该做很多事情。毕竟,要看到由于大学生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校园网贷往往是学生过度消费的一个资金来源。近年来,上万元的电子设备、每月数千元的生活费,大学生日常花销中的“超前消费”现象,这不但让家长感慨“压力山大”,也成为一个显性的社会公共话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之后,一方面,让大学生群体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和一定的财务风险意识也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还要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真正适合大学生群体的金融服务产品,或者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可以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一定的收入,从而满足在校大学生合理的消费需求。当然,也要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对现行法律中不适应新情况的地方,进行必要的、适当的修改,从而编织起更严密的法律网,让司法机关在整治校园网贷乱象中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相关报道见A02版

新闻推荐

网约车司机捡拾乘客手机盗刷逾万元,深圳警方悉数追回

网约快车司机捡拾乘客遗落在车上的手机后,不仅不联系乘客归还或是上交公司,居然还私自登录乘客手机微信钱包,通过修改支付密码方式,让同伙盗刷银行卡为掩护,窃取卡内1万余元购物。9月6日记者获悉,深圳...

相关新闻:
人生的第一次旅途2017-09-07 01:04
猜你喜欢:
评论:(头条评论 校园网贷何以成了“校园害”? 杨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