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稚嫩的小脚在成长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在儿童期,孩子的足部骨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任何不适宜的压力或外伤很容易造成脚部的畸形,比如发生扁平足、内八字、拇外翻等问题。而在儿童足部疾病中,除了少数是先天性的,大部分则是由于儿童期遭受到外伤或者穿鞋不当造成的。那么如何给宝宝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呢?各个年龄段穿着鞋子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如何选择鞋子的尺寸?
1.在为宝宝选择鞋子之前,应测量宝宝的脚型。将一张纸平铺在地面,让孩子将脚轻踩在纸上,用笔垂直将轮廓画出,然后取脚后跟中点到脚最前点,这就是脚的长度。
2.选鞋时前头应留出适当空间,可以让宝宝将脚抵到鞋后杯处翘起大拇趾,家长用手指按压鞋头,有一指空隙即可。
3.鞋底有一定硬度,不宜过软,以达到保护和稳定的功能。
4.严格控制鞋跟高度,使足底压力合理分布。
学步期选鞋应该注意什么
7-12个月爬行和初学走路的宝宝协调性和稳定性比较差,走路时脚抬得很高,落地很重。这个时期应该给宝宝选择一双适合的学步鞋。注意要点:鞋子帮面要高鞋面、柔软,鞋底应具有一定弹性,鞋脸比较深长,这样可以将脚部包裹比较好,不容易掉下来。
1-3岁这是儿童足部发育较快的时期,身体的平衡机制还未发育完善,3岁后跟骨开始骨化,足弓开始显现出来。此时宝宝选鞋除了轻便、柔软、舒适以外,还需注意鞋底应有一定的摩擦力,应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
4-6岁这个年龄的儿童足部已经发育到成人的60%左右,行走速度及步态基本接近成人。此时孩子的下肢力量还不强壮,步态周期中足部的推进力量比较小,足弓出现,需要格外保护。这一阶段鞋子的稳定性尤为重要,鞋子应具有一定的硬度以达到稳定的效果,可以保护踝关节。鞋子的前部折弯区域应与足部脚趾折弯位置相对应,可以减少走路时蹬地受力。
7-9岁这么大的小孩已掌握基本的运动行为,向学习技能性的运动发展。此时应注意不能只选择一双鞋子了。运动时应选择稳定性较好的运动鞋,日常生活中可选择透气性良好的皮鞋或布鞋。此时也应注意鞋子的稳定、后跟的支撑、鞋头的保护。
10-15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足部发育基本停止,骨骼长度基本接近成人,但骨骼骨化和关节发育还在继续,此时孩子的体重和运动量急剧增加,会给踝关节带来很大的压力,需要注意:锻炼足部肌肉的同时,鞋子注意加强对跟骨的保护,减震等功能。
新闻推荐
品尝特色美味佳肴因为各地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的不同,都有各自独特的名优小吃、特色菜肴。由于土壤及气候的原因,各地生长出的果蔬井然不同,再加上风格独特的烹调艺术,你在本地是根本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