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 桌
“我月入3万元,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和顾客争执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北京一位煎饼大妈一语而红。媒体近日走访发现,品牌和选址是影响煎饼月收入的两个关键因素,“挣得再多也是辛苦钱,人流量大,卖的时间长,月入3万完全有可能”。
@中国青年报:市场对辛苦做烧饼的巨额回报,仍难以打破多年来横亘在人们心上的不同职业的三六九等。这就是残酷的就业方向现实。诚然,一些人已经开始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不再怎样计较“干什么”,自食其力、光荣致富逐渐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村官、大学生环卫工越来越多的原因,但大学生群体的事业定位仍囿于职业分高低贵贱的传统糟粕与思维误区。时下,“年跳槽”“裸辞”和“晒网啃老”者屡见不鲜。有的人受不了辛苦的一线工作,有的人好高骛远,有的就是“活着玩”,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再加上社会上确实存在快速发财、快速成名的“捷径”,一些来钱更快的行业诱惑和影响着新生代创业者,让他们的人生理想愈来愈远离“烧饼摊”。所以,“月入3万的烧饼店老板”不过是让人心里羡慕却与多数年轻人生活割离的“励志样本”。
@新快报:在我们看得见的前台里,卖煎饼的大妈“挣钱很容易”;在我们看不见的幕后,隐伏着她们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基本没有休假,没有多少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他们,确确实实挣的都是辛苦钱。同样是卖煎饼,总是有人出类拔萃。努力将自己的摊位经营好,努力将自己做得比别人出色,“卖煎饼月入3万”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吃了别人吃不了的苦、受了别人受不了的罪的劳动者,理应在市场中拥有更好的机会和待遇。面对“卖煎饼月入3万”,我们没有必要嫉妒和羡慕。毕竟,那种以身份标签来做价值判断的思维和做法,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透过“卖煎饼月入3万”这面镜子,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调适自己——要想让自己的劳动变得更有价值,除了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时间以外,没有捷径可走。
新闻推荐
唐晓明在市安委会2017年第四次全体(扩大)会上强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全力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本报讯(记者蔺泽华)9月7日下午,市安委会2017年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唐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如临大敌的责任意识、如剑高悬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