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高皓亮
电影《驴得水》中,一群怀揣教育梦的大学老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学校。在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天台镇流佳源小学,这里也来了一群城市归来的年轻大学生,让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书声琅琅持续在大山中回响。
小学7个老师,有5个是“90后”,其中4个是专业的师范生,这在流佳源小学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小学校长江亮的资历最老,到这里已经5年,1994年出生的彭甜到小学刚满一年,教六年级毕业班。
天台镇是当地最偏远、最贫穷的乡镇。最近两年刚修通了路,可从小学到城区还是需要1个多小时的车程。
每年暑假,天台山中心小学校长周黾都要开着私家车,到城区接分配给天台镇的大学生,这是他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每次都要在学校的灶台上炒几个土菜,好好招待这些“宝贝疙瘩”,但难免也会有这样的担心:“这些自己还是孩子的小年轻真能耐得住山里的孤寂?”
“他们在朋友圈里晒咖啡馆、西餐厅,我们就刷校园可爱的孩子们。再说了这山上一年四季都有好吃的,春有嫩笋,夏有枇杷,秋天板栗……”彭甜用“90后”语言为周黾宽心。
来到这里的“90后”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因缘。读小学时但凡写到我的愿望、我的理想等题材的作文,彭甜几乎都会写当老师,这源于她的妈妈曾竹英,也源于外祖父曾成道。
上世纪50年代,天台镇庚溪村的曾成道成为天台山最早的小学教师之一,天台山山高岭多,他的大半辈子都是在用双脚在山里打转。在曾竹英的记忆中,父亲经常天不亮就起床,先干完农活,再走十几里山路赶到学校。晚上,父亲就着昏黄的煤油灯批改作业、备课,自己在旁边写作业。
曾成道教了30多年书,1983年,初中毕业的曾竹英读了两年进修学校,也当了老师。再时隔30余年,曾竹英的女儿彭甜也成了一名教师。“1986年我也在流佳源小学教过一年。”流佳源、环溪、高岭、中坑、鱼龙……在地图上标注曾家三代人都教过的学校,交叉纵横,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天台山。
“有条件的都进城了,剩下的都是家里穷没办法的。”在彭甜看来,外祖父那个时代的主要任务是扫除文盲,是为了绝大多数。如今反了过来,乡村教育要致力于那些可能被落下的一小部分。
“对大山有感情才能留得住。”本土生源,且志愿从事乡村教育,江亮、彭甜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毕业去向。天台山中心小学下辖一所中心小学,5所村完小,2个教学点,共计45名教师,如今这样的“新老师”已近半。
(新华社南昌9月10日电)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我国各大城市“外卖小哥”交通违法较为普遍,事故发生率也呈高发态势。日前,公安部交管局提醒,外卖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据统计,南京市今年上半年共发生涉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