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0后、90后教师的逐渐增多,大众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标准早已不再是“素面朝天、衣着朴素”。9月11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要求女教师化淡妆上课,以大方得体的装束引导学生正确审美、愉悦身心。
得知学校要求女老师带妆上课,该校多数家长表示理解与赞同,有家长说:“小孩子一般更愿意与漂亮的老师交流,老师注重仪表是好事。”但也有家长担心,年轻老师过度在意外表上的打扮,会不会让学生分心,尤其是女孩子。
带妆上课本来不应是个问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妆上课,是老师“用实际行动教孩子讲礼仪,引导孩子正确审美”,对学生是一种传统礼仪潜移默化的熏染,而爱美之心一般总会和向善之心连在一起。心灵也只有在美的氛围中,才能陶冶、净化、提升。
而职业礼仪是精神风貌的体现,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和社会环境的宽松宽容,老师的形象也并非就一定要“素面朝天、衣着朴素”,“老师们要与时俱进,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个人形象也要提升。老师需要修炼内在美,也应该注重外在美。”如有老师所说,“化了淡妆上课会更有自信”,同时也能让自己学会生活、增添情趣、身心更健康。带妆上课表面上是一个礼仪问题,折射出的是对美的追求和自信的生活态度,从中可以显示出老师的综合素质。
实际上,作为老师,注重礼仪本来就是一种职业的要求,依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为人师表”一项,其中就有衣着得体的要求。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对老师的礼仪,虽然不作强制规定,但也有诸如淡妆之类的建议。因此老师尤其不能对礼仪采取一种随意的态度。
当然,“带妆上课”也要确保“带妆”的适度。如果“带妆”成了浓妆艳抹,不仅不雅,与学校氛围不协调,而且还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对“淡妆”有严格的界定,并有相应的可操作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带妆上课”的不走样。□钱夙伟
新闻推荐
据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介绍,互联网“恶意投诉”敲诈已成产业化运作,成为新兴的网络黑灰产,2016年其投诉行为给卖家造成的资产损失达到1.07亿元,恶意投诉者被称为“知识产权流氓”。近日,深圳福田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