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期应重点防治花生网斑病、叶斑病、锈病等叶面病以及的曲霉病、鼠害、草害等。尽管花生叶面病害的种类以及害鼠的种类很多,但危害的高峰期都在花生的荚果成熟期,这为集中防治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荚果成熟期是防治花生后期叶面病害和鼠害的关键期。
◎结合收获及时清除根结线虫病、茎腐病、青枯病的病株。根结线虫病、青枯病的新病区,应在发病后或收获时及时将病株连根挖出,根茎果全部带到田外集中烧毁。对后期发病的茎腐病病株也要单独收获,不得留种。
◎及时清除脱落田间的病叶。花生纹枯病、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主要靠脱落田间的病叶进行下一年的侵染发病,加之花生收获后病叶大都在土表,便于清除。所以,结合花生起收,及时清除田间病叶,对控制来年病害的发生程度有重要意义。
◎结合荚果的复收人工灭虫。花生起收时有不少荚果遗留地下,大部分农户要进行刨收复收。可结合复收将刨出的地下害虫杀死,除虫效果高达50%左右。如在秋播时结合耕地进行犁后捡虫,还可杀死30%左右的地下害虫。
◎防治黄曲霉病。花生收获前感染的黄曲霉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在收获前20—30天遇干旱,容易感染曲霉菌,此期干旱务必浇水。严防地下害虫危害和生育后期受旱及高温胁迫等。在荚果成熟期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花生收获前黄曲霉毒素污染。
◎防治鼠害。此期是鼠害危害盛期,以人工消灭为主,例如:用鼠夹子夹、水灌鼠洞、铁丝套鼠、挖洞捉鼠和性激素诱捕。结合药剂防治,较好的杀鼠剂有氯鼠酮、敌鼠钠盐,配制成诱饵交替使用。◎适时收获。收获过早,大量荚果尚未充分成熟,种子不饱满,出仁率低,影响产量和质量;收获过迟,易造成落果,不仅收获困难,而且会增加虫果、芽果、伏果、烂果,影响产量和品质严重。一般当花生饱果指数达60%以上就可适时收获。收获时,应注意英果机械破损,以防受黄曲霉毒素污染。收获时容易发现田鼠洞穴,挖掘其洞穴或用水灌杀害鼠。避免阴雨天气收获,应趁晴朗的好天气晾晒,避免连续阴雨天气造成荚果霉捂,霉捂的荚果易受黄曲霉素素污染,降低品质和价值。
◎安全贮藏。收获后及时晾晒,晾晒过程尽量不要堆捂,直至荚果含水量降到10%以下,籽仁含水量8%以下,保证贮藏期不受霉菌危害。产品收获后,置于低温、低湿(贮藏相对湿度<7
0%)、无鼠、雀、虫害的地方安全贮藏,要避免有害物质污染,按食品安全的具体要求妥善保管。(综合)
新闻推荐
交警查获走私香烟。通讯员李婕摄本报讯(首席记者申艳通讯员李婕)9月10日晚上,在泉南高速永福服务区,区交警总队高支一大队交警从一辆客运大巴上查获各品牌的走私香烟520条,涉案金额18.4万元。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