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禁止社团招新生,到底如何体现大学之大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09-15 04:27   https://www.yybnet.net/

◎朱昌俊

9月13日,南京农业大学有学生在网上发帖称,该校为提高学生考研率,要求校内社团和学生组织在本学期内不得面向大一新生招新引发热议。很多学生提出质疑,这一规定将影响新生们的课余生活,也将打乱学生社团的正常工作。对此,南农宣传处一许姓教师回应称,此举是“为了让大一新生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完成高中向大学的角色适应和转换。”(澎湃新闻)

丰富而多元的社团生活,估计是所有大学新生们最期待的大学生活内容之一。有高校居然试图对这样一种标志性活动进行限制,引发质疑其实是可以预期的。

按照校方的说法,此举是“为了让大一新生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完成高中向大学的角色适应和转换。”且不说这一说辞,本就经不起推敲。被曝光的一则QQ群聊天记录更是直接抖露了“天机”,一位该校管学生工作的教师在群内发布消息称,“五大学生组织注意了,学校现在格外重视考研率,下命令任何学生组织和社团不准向大一新生招新,一律延后至下学期招新。”由此可以看出,社团不招新生,不过是为了服务于学校对考研率的重视这一目标。学校重视考研率倒也未必有错,但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与考研对立起来,显然就再次暴露了一种浓厚的应试思维。

要知道,大学较之于中小学阶段,其一个最重要特点,便是让学生能够摆脱过去由应试成绩主导的评价体系,而可以基于爱好与特长,去重新挖掘考试之外的能力,社团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渠道。限制学生的社团活动,则无疑是反其道而行之。此举与其说是让学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不若说是试图延长大学生的应试生活。

另外,一项如此与学生利益关系密切的事情,校方居然能够轻而易举地下达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大学管理上的粗暴。现在都在讲大学要去行政化,这是基于大学的级别,及其与行政部门的关系。但另一种行政化,也即大学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其实也应该获得同样的正视。比如,像这次的要求,按理说就应该充分征询各年级学生的意见,而不能仅仅是由校方单方面发布一项要求即可。现在的做法,说到底还是在拿大学生当小学生管理,这样的管理,到底如何体现大学之大?

社团不得招新生,这或只是个别学校的要求。但其暴露的应试思维的残余和管理思维的僵化,或许并不算孤例。大学生该有怎样的生活,他们最需要什么,大学又应该把他们培养成什么人,这些从社会到大学,都理应有着相对清晰的共识,并给人准确的心理预期。任何试图违反这一共识的,除了给学生的成长添堵,恐怕也只能沦为笑话。

新闻推荐

宗月大师 老舍2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让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怕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禁止社团招新生,到底如何体现大学之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