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打破刚兑明晰风险规范投资

来源:广元日报 2017-11-22 08:36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刘慧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近日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指导意见明确,打破资管产品的刚性兑付。

资管业务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服务,应遵循“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但我国资管行业长期以来存在刚性兑付现象,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加剧了道德风险。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明晰风险,同时改变投资收益超额留存的做法,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应全部给予投资者。

指导意见对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机构有积极意义。眼下,许多银行承诺理财产品“保本付息”,然而这样的刚性兑付“潜规则”意味着,一些理财产品即使是收益率不能达到预期,银行也会自掏腰包补足。这种“打碎牙往肚子里咽”“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实际上会在金融机构内部积累风险。

打破刚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金融风险在不同金融机构间“传染”。金融机构如果以高收益或者刚性兑付的承诺吸引资金,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到期无法还本付息,威胁金融市场稳定。如果产品层层嵌套,杠杆效应将不断放大,造成流动性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打破刚兑对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场“排雷”行动。

长远来看,打破刚兑对维护投资者权益也有裨益。违背了“高风险高收益”投资铁律的理财产品从来就不安全,所谓“保本保收益”其实是一种“甜蜜的危险”。倘若金融系统出现了问题,投资者的权益就如危巢之卵。

投资者必须意识到,不能再简单地以“收益率高低论英雄”,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看似“残酷”,却能够让大家清醒地认识投资风险,明明白白投资。

规则已经清晰,监管部门应该出重拳打击金融乱象,杜绝新规下的“擦边球”现象,真正让理财产品遵循“高风险高收益”原则,让银行等金融机构运作更加规范透明,让百姓明规则、识风险,理财更规范。

新闻推荐

快递员休假难需要劳动权益升级

■长雒临近年末,像快递员、外卖小哥、销售员等按特殊工时制上班的职工又有了新的烦忧:我的年假该如何休?记者连日来采访了数位这样的劳动者,发现他们的休假情况并不乐观。对此,劳动法专业人士...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破刚兑明晰风险规范投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