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集众智 破谣言

来源:榆林日报 2018-01-20 09:43   https://www.yybnet.net/

石羚

近日,一则“50岁老头公交车暴打8岁孩童”的帖子在网上热传,让人义愤填膺。上海市公安局连夜调查,发现纯属谣言,编这个瞎话的江某现已被刑事拘留。据了解,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上海共查处网络谣言390起,从小孩被晒死,到飞机掉下来,邪乎得很。警方依法处理了一批造谣者。

人们不禁要问:网上造谣,图什么啊?动机不一而足。有人闲极无聊,为了刷存在感,编个吓人的故事逞能;有人为了发泄不满,把污水泼向特定人群,报复社会;还有的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把事闹大,好实现自己的小九九……

网络时代,谣言的危害尤甚。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模式犹如一个放大器,传得越广,危害越大。为了夺人眼球,谣言都比着往骇人听闻里编,塑造出的世界比现实世界丑陋一百倍,会像击碎瓷器一样击碎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严重的,还会引发社会恐慌。对造谣者应该依法严厉打击,各平台也不能给谣言提供空间。

可是,打击谣言有一难点:谣言往往钻的是人心的空子。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做了谣言的二传手,有时出于刻板印象,愿意相信这事儿是真的。“高明”的造谣者,还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又附聊天记录又配照片,三分假里藏着一分真,防不胜防。

细节造得像,更要求辟谣跟得上。记得有一则谣言说,北医三院医生李芊火车上救孕妇,反被法庭判罚。记者到医院一问,根本没这人;到法院一查,没这案。这谣言就破了。只有辟谣跟上了,谣言的危害才能最小化。

光跟上不行,还必须得快。职能部门及时介入,发出权威之声;拥有职业调查能力的媒体要及时调查,以正视听;民间组织要迅速集合众智,发挥“一针捅破天”效应,总之,各显神通,争分夺秒。错过黄金时机,哪怕一分一秒,或许就是成千上万的点击量,不能让谣言跑遍半个世界时,真相还在穿鞋。

谣言钻人心空子,这对大伙也提出了要求:别让人家利用了。首先练就火眼金睛,看破“穿上马甲”的瞎话。看看它的来源是否权威,逻辑是否严谨。微信截图、来源含糊的传说,都有造假可能。换个渠道,独立检索检索,多做一点验证的工作。尤其对于大违常理的事儿,或太合心意的奇迹,不要轻易相信,让真相再“飞一会儿”,别做一点就着的炮仗。(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数说2017新作为

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实施“千亿技改”“百企护航”等六大工程,完成技改投资1149亿元、同比增长22.9%。“四新经济”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0.8%、提高6个百分点。信息产业加快...

相关新闻:
大家与红楼2018-01-19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集众智 破谣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