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伙子特别细心,也谢谢社保中心和志愿者对我们的关心。”提起4个多月来的义务送餐服务,家住三多路的莫长养笑得合不拢嘴。
秀峰街道办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志愿者为95岁的刘秀英奶奶送来蛋糕,为她庆祝生日。
三多路这条小巷的尽头是盲人莫长养夫妇家。这条路对于送餐员张威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本报记者陈静实习生黄丽娴/文陈静/摄
打开收音机,听到里面的报时,62岁的盲人莫长养告诉记者:“快11点了,小张就要来了。”他的话音刚落,一辆电动车驶进小院,一位身着黑色冲锋衣的年轻男子从保温箱里拿出两份饭菜。“叔叔阿姨,饭菜来了,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点外卖送餐的场景,而是秀峰街道办社保中心和伟业餐饮集团爱心志愿服务队针对困难群体开展的“公益大食堂,暖胃又暖心”活动。活动从去年9月份启动以来,坚持为辖区的5名困难群众免费每天送餐,为26名年满90岁的高龄老人和辖区特困低保户每月送关爱。“我们年纪大了,眼睛也看不到,他们能每天帮我们送餐,解决了我们生活的最大问题了。”莫长养念叨着。
他们为困难老人细心配餐送餐
上午10点半,位于滨江路的好吃堡的送餐中心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几名志愿者正在忙着炒菜、整理,赶着为老人们分装午餐。
“今天午饭安排的是两菜一汤,有莴笋炒五花肉、胡萝卜炒肉片和炒菜花。”伟业餐饮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黄嘉俊介绍,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原因,饭菜口味以清淡为主,讲求荤素营养搭配。如果老人有特殊的口味要求或者忌口,可以向送餐员反映,工作人员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这位老人有糖尿病,我们就会很注意。还有两位老人是回民,在饭菜上也有讲究。”黄嘉俊指着其中一个餐盒说。记者注意到,这个餐盒的架子上挂着标识牌,上面写着“糖尿病,忌糖,宜多吃蔬菜”。
从上午11点到中午12点,是送餐中心最为忙碌的时刻。从购买食材、清洗分类、准备饭菜、分装保温,到送餐上门,工作人员必须高效完成每一个步骤,不影响老人们的正常就餐时间。
今年25岁的张威是其中一名送餐员,他平时的工作是餐厅楼面的经理。有些腼腆的他告诉记者,加入志愿送餐团队虽然加大了工作量,但他觉得特别有意义。从餐厅厨房所在的三多路21号到28号,再到解放西路再到漓滨路,这看起来只有5公里的路,张威每天都要来回跑一趟。“老人家都住在小巷里,不熟悉的人根本找不到。”张威说。而且这几位不是盲人就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张威不仅要把饭菜送上门,有时还要陪老人说说话。
1月18日上午,记者跟随张威来到位于三多路21号的莫长养夫妇家。62岁的莫长养和妻子朱富姑都是盲人。朱富姑完全看不到,莫长养只有微弱的视力。因为视力的关系没法工作,两人一直靠低保生活。屋子和家具十分陈旧,屋内一片漆黑。莫长养说,因为看不见,两人在家几乎都不开灯,以前都是靠莫长养买点菜做饭,但随着年纪大了,老两口实在力不从心。来到莫长养家,张威熟练地将饭菜分好并将米饭稍微打散,并留出一部分放在盒子里。“莫叔叔他们看不到,把饭菜分好更方便吃。因为考虑到老人做饭难,我们的饭菜配得比较多,他们吃不完,晚上还可以加热再吃。”
张威告诉记者,送餐服务对象针对的是高龄独居、空巢的老人,特别是一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像孙月英老人80岁了,家里没有人照顾,他们就为她提供送餐服务。这样的送餐服务可以为社区这样的老人带来生活便利,也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贴心关爱让老人们感觉送餐员像亲人一样
11点20分,告别了莫长养家,张威又赶到了府后里6号舒静含老人的家。“因为这个月有腊八节,所以我们商量着送了八宝粥。”张威说。记者还了解到,志愿者服务队除了每天送餐以外,每个月底都会给老人们送礼,例如中秋节送月饼和鸭子,重阳节送重阳糕和鸡。
“你们来了,谢谢你们啊!”看到有人来,舒奶奶显得特别高兴。据百梓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舒奶奶是社区的退休人员,今年90岁,平时一个人生活,身患多种慢性病,常年都在吃药,生活困难。
陪舒奶奶聊了会儿天,张威又赶忙往楼下跑去。“小张,你急什么?坐下喝口水再走啊!”老人挽留的声音在楼道中回荡。
原来,张威是急着去拿蛋糕。1月18日是家住漓滨路的刘秀英奶奶95岁生日。得知这一消息,秀峰街道办社保中心和伟业餐饮集团爱心志愿服务队特意要为刘奶奶过生日。进门后,大家开始忙碌起来,一些人忙着摆蛋糕,一些人陪刘奶奶聊天,还贴心地帮她整理衣服,系扣子。
刘奶奶被大家围在中间,笑眯眯地吹灭了蛋糕上插着的有“9”“5”两个数字的两根蜡烛。志愿者们切好蛋糕,贴心地端起一块喂刘奶奶吃。当被问到“蛋糕好吃吗”,老人家连说“好吃”,还带头鼓起了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送餐员的辛苦老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看到他们送完餐出去,老人们总会念叨,“骑车慢点,不要着急”。看到他们气喘吁吁地提着饭盒到家中,老人们会递上一块纸巾,端上一杯水。面对记者,老人们都伸出大拇指称赞说:“街道社区的送餐员天天给我们送饭,真像亲人一样!”在送餐过程中,老人们和志愿者们也慢慢产生了感情和牵挂。黄嘉俊告诉我们,现在他们已经和老人们很熟了,每次送完餐老人们都会主动拉着他聊一会天,“还说要给单身的送餐员介绍对象”,逢年过节还会发短信或微信感谢送餐志愿者。
秀峰街道办社保中心负责人朱明洁介绍,该活动从去年9月份启动以来,已经为5名困难群众每天免费送餐共计700多次,为26名年满90岁的高龄老人和辖区的特困低保户每月送关爱。下一步,他们还将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持续志愿服务。
新闻推荐
采访中,“大奔”老师说:“做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更要培养学生做人的态度,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如果单纯地提升成绩,那么就将孩子变成了考试机器。英泰学校要做的不仅是提升成绩,更要去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