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围观食指与余秀华吵架

来源:齐鲁晚报 2018-01-22 15:37   https://www.yybnet.net/

□韩浩月

诗人食指前几天在一个新书发布会上,批评了另外一个诗人余秀华,“理想的下午就是喝喝咖啡、看看书、聊聊天……评论界把她捧红是什么意思?”余秀华很快进行了回应,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不要以为谁是什么什么前辈,谁年纪大,说的话就是对的。”

食指和余秀华吵的这个架,在言语上,都有不便引用的地方。诗人吵架用“粗话”,多少都令人有点失望。按理说,这两位是吵不起来的,除了共同的诗人身份之外,从年龄到社交圈子,从诗歌审美到写作倾向,都没有交集的地方。可有些事,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发生了。

食指对余秀华的批评,是写在稿子上念出来的,念的时候,看不出来有什么情绪,这让人怀疑,稿子上的内容是否为食指亲拟,他是否真的觉得,余秀华应该每天忧虑重重?再进一步说,一个诗人喜欢喝咖啡、看书、聊天……这不正是证明她所处的时代,鼓励人们拥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吗?食指与余秀华之间,究竟差了些什么?

这正是文人吵架的好处,可以带出诸多主题。讨论文人吵架,可以捕捉到最鲜活的思想形态,管窥到最真实的社会心态,体察到最细微的时代变化。可惜的是,现在的文人吵架太少了,上一次轰动全国的吵架行为,还要追溯到当年韩寒大战白烨的时候,那年陆天明、高晓松等人陆续参战,时间绵延月余,话题展开很广……围观文人吵架,总比盯着明星的私生活有意思得多。

文人注重形象,而一旦吵起架来,就难免露出凡人面孔,不那么讲究遣词造句了。就连古代的王安石与苏轼这两位大文豪也不例外,王安石初见苏轼就不对付,阅毕苏轼的“高考作文”后不客气地说“如果我是考官,一定革除他”。这个梁子就此结下,同朝为官后,有一日两人遇到一片碑林,发现有一块石碑有点倾斜,王安石便生了坏心眼说道“此碑东坡想歪”,苏轼反应也快,反唇相讥“当初安石不正”。

论吵架,最热闹的时代当数民国,民国最爱吵架的人,莫过于鲁迅先生,从饭桌到会议桌,从演讲到报刊,鲁迅先生四处开炮,留下诸多记载。比如鲁迅与林语堂的过节儿,源于鲁迅批评李小峰(《语丝》周刊时任主编)拖欠作者稿酬,林语堂帮李小峰说了几句话,鲁迅认为是对他的讽刺,就此两人闹掰,开始了互骂生涯。

鲁迅与梁实秋笔战,是因为梁实秋批评了鲁迅的偶像卢梭。对徐志摩开火,是觉得徐志摩翻译波德莱尔的诗集过于夸张了诗歌的音乐性,讽刺徐志摩该被“送进疯人院”。据说被鲁迅指名道姓骂过的多达上百人……

现在文人骂战,总被要求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殊不知,民国时期的文人吵架,是离不开人身攻击的,鲁迅先生不说了,还有钱钟书骂冯友兰没有文人骨气和知识分子节操,出卖朋友;黄侃因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写了一半,下半迟迟写不出来,在中央大学面对学生公然说胡适是“太监”;刘文典在日军轰炸时骂到郊外避难的沈从文,“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学生们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该死的,你干吗跑啊!”“该死的”这三个字,用得真亲昵啊。

相对于男文人吵架的凶猛姿态,女文人则文雅一些,冰心写《太太客厅》暗讽林徽因,林徽因看到后给冰心寄去了一瓶老陈醋,林徽因太狠了,此处无声胜有声。

今天回看历史上的文人吵架,人们多抱着津津乐道的心态,还有不少与民国文人有交往与牵连的当代作家,专门出版了著作,把他们的吵架往事写得活色生香,这类书通常都卖得不错。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已成当代作家中流砥柱的写作者们,把老一辈的恩怨也继承了下来,时不时地也在媒体上或者书里开上一炮,只不过没有前辈作家那么直接凶猛,常常是点起了战火,又匆匆地熄灭了。

当代文人不再爱吵架,其实早有端倪了,王朔当年骂金庸、骂老舍、骂李敖,甚至连鲁迅也不放过,每骂一人都掀起轩然大波,但很少有人回应他,愿意在媒体上与他对骂的金庸粉丝、老舍粉丝们,因为文笔不如他,也难给人留下印象,金庸被骂后也只是表态“命中该有,不会不开心的”……连挨骂都认命,这让王朔颓了,终于以一篇《我看王朔》把自己狠狠骂了一顿收工大吉。

文人吵架,是需要带点情绪的,有了情绪,围观群众才能参与进来,看得懂读得懂,也好选择帮腔的对象,如果文绉绉的字里行间都是名词术语、理论套路,那就只能发表在专业刊物上,供小圈子研讨,少了热闹。

大众爱看文人吵架,是觉得哪怕是吵架,那也是有文化味的吵架,尤其是网络时代,各路网红你方唱罢我登场,几乎没了文化人的舞台。

文化人出版了书少人问津,生存问题无人关注,一旦使用了低俗俚语有了攻击性,马上就会进入舆论场中央,这也是时势使然。有的文人已经了解了网络时代的成名规则,但还是不愿意通过吵架的形式走红,归根结底还是羞涩,觉得通过吵架骂人赢得关注,胜之不武。

文人不爱挑起事端,不被逼急了,是不愿意吵架的。而想要激发文人的吵架欲望,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对他或他的作品胡说八道一番就能达到目的,比如这次食指点评余秀华,骂人没骂到点子上,话说回来,要是食指批评得准确到位,也许就不会掀起这么大声浪了。

一年到头,霸占人们眼球的,娱乐新闻越来越多,文化新闻越来越少。2018年,文人们多吵吵架吧,冲淡一下社交媒体上隔三差五兴起的无聊潮流。

新闻推荐

消防箱破损盼修复

1月17日,笔者在旺城广场看到,靠近大学城小区大门旁的一消防箱不知什么原因已破损,业主仅用一破布替代消防箱盖,消防水带大半裸露在外,实在不雅,盼修复。聂天辉/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围观食指与余秀华吵架)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