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媒体刊文评被救助234次的“穷游者”:是对救助制度的碰瓷

来源:法制晚报 2018-01-30 16:13   https://www.yybnet.net/

雪夜,杭州警方在一处待拆迁房屋中发现一名冻得瑟瑟发抖的小伙子,在对其救助过程中发现,他两年内被全国各地的救助站救助过234次。小伙子表示,自己想游遍全国,每到一个地方没钱了就以“驴友”的名义乞讨,讨不到钱就住桥洞、废弃工地,连饭都吃不起了就去救助站。救助站帮他买好回老家或上级城市的车票后,他常在中途下车,已到过60多个城市。

警方将孙某送往救助站  警方供图

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不工作不学习,一心想着“穷游”全国,哪怕住桥洞、废弃工地也乐意;家里有妈妈有哥嫂,因为不听劝就离开老家,过年也不回;两年接受各地救助站234次救助,就是为了混几顿免费的饭食,拿一张继续旅行的免费车票……这样“浪迹天涯”的年轻人,到底是中了“穷游”的毒,还是享惯了救助制度的福?

据媒体报道,当杭州救助站决定为这名小伙子提供回家车票时,临行前他说自己还是会中途下车继续旅行。这样看来,国家对他的救助事实上等于是无效的。救助站履行规定程序,对他而言恰是可以利用的漏洞。说白了,这就是在对救助制度进行“碰瓷”。正如很多网友所说的那样,一个人两年被救助234次,明摆着是在浪费宝贵的救助资源。花救助站的钱满足自己“穷游”的需求,这样的行为应该被谴责。

问题是,国家好像也没有规定一个人多长时间内只能被救助多少次,虽然部分救助站有“短期内不得重复救助”的规定,但人家不在一个地方求助,别处救助站似乎也没道理不救。更关键的是,这位小伙子雪夜在待拆迁房屋中瑟瑟发抖,属于必须救助的范围。救助他固然有被碰瓷的嫌疑,但若不救助出了问题也不合适。

事实上,类似这种专“吃”救助站的人,各地救助站经常会遇到,但多数情况下他们也无可奈何。从某种意义上说,明知道是做无用功,明知道是被碰瓷,各地救助站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地救助,固然是现实的无奈,其实也是人性的温情。那么,会不会有更多“穷游族”学这个年轻人的套路钻空子?但也未必。正常人都懂得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的道理,奇葩毕竟还是少数。

当然,对于这类专“吃”救助的人,在具体的救助方式上还是可以做出一些改进的。比如,救助人员明知道小伙子中途还会下车去游玩,给他买票回家还不如为他提供心理治疗,让他意识到“穷游”全国不是放纵自我无所事事的代名词,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此外,不妨考虑收一定的救助费用,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原题为《被救助234次的“穷游者”该救吗?》)

新闻推荐

三亚六旬男子酒后乘公交与司机口角踹其手臂致车撞墙 被刑拘

近日,一男子酒后乘坐公交车时因买票问题与公交车司机发生口角,一气之下竟用脚踹司机手臂,导致公交车失控撞上路边围墙,所幸无人员受伤。目前,海南三亚警方已将犯罪嫌疑人张某营依法刑事拘留。1月25日2...

相关新闻:
晒出我的性格2018-01-30 12:27
猜你喜欢:
评论:(媒体刊文评被救助234次的“穷游者”:是对救助制度的碰瓷)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