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公共平台 别成舆论卖场

来源:芜湖日报 2018-02-05 01:14   https://www.yybnet.net/

网络热搜是实时的舆情风向标、民意参考系,它记录下网友的喜怒哀乐,也帮助人们更便捷地了解热门资讯。但当数据分析变成人为刷榜,其价值就大大减弱了。近日,北京市网信办针对热搜榜存在的相关现象,约谈相关企业,责令全面整改,可谓切中肯綮。

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紫光阁地沟油”事件,让网友惊呼:原来花钱就能上热搜。确实,公关公司策划主题,拉拢大V推波助澜,吸引网民持续发酵……一条分工有序的“产业链”业已形成。既然榜单次序和曝光程度影响点击量和关注度,一些人就瞄准了其中的商机:有人设计“肉鸡”、控制他人手机;有人甘当水军,在家点点鼠标就赚钱。甚至一些平台也参与进来,兜售榜单位置、搜索排名等指标。于是,舆论成了营销,热搜变为生意。

尽管网络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但应对的策略也不断“升级”,既利用软件“机刷”数据,又寻找真人“肉刷”,初级粉、高级粉、真人粉在网上明码标价,甚至还设置了优惠套餐。同时,网络水军的“套路”也越来越深:没头像、没内容的“僵尸粉”变成了自带头像、个性签名并亲自评论的“活跃粉”,批量注册邮箱获取账号变成了一个手机号骗取多个账号。

这种“以银子换热度,以热度挣银子”的模式背后,折射出“流量至上”思维的流弊,让热搜、排行失却了公信力,也伤及网络平台的内容质量。一方面,平台存在监管漏洞,使花钱买热搜、水军刷热点的行为屡禁不止,而上榜之人并不一定备受关注;另一方面,缺乏价值判断的内容,容易流于无聊、庸俗,所谓的热搜话题常常被某明星瘦了、哭了、出轨了等内容占据。

当热搜成了买卖,那些混淆视听的不实之词、博人眼球的捕风捉影,“你方唱罢我登场”,让公共平台成为私货的“大卖场”。有明星长期占据榜单,甚至一年中有229天登上热搜,令人感叹“这年头刷的不是能力,而是热度”。这类现象,让所谓热度真假难辨,更难免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有锐度的声音湮没于众声喧哗。当热点不热,话题无话,会让网友在各种热点的狂轰滥炸下不再敏感,甚至产生疲惫,让“网络关注”变成“网络旁观”。

事实上,微博热搜的情况不是孤例,电影刷高分、餐馆刷好评、微信刷阅读量,手机软件刷下载榜等,都反映出行业的不良风气。一个“刷”字,道尽网络时代的热闹,也流露出喧嚣背后的隐忧。利用他人的评价为自己的选择寻求参考,本是知识共享、经验共享的福利,但是,当用户不真实评价、平台不如实反映,原本的良性互动就会变成恶性循环,也难以让网络口碑、舆论热度成为市场风向标、作品检验器,“只要有热度,烂产品也有人埋单”的现象就会大行其道。

网络留下的是时代的烙印,反映的是公众的心声,但掺水的数据、虚假的点击,并不能成为这个时代有说服力的注脚。只有有关部门严格治理、媒体强化责任、网站完善审核、网友擦亮双眼,才能让好评和热度一色,流量与口碑齐飞。

□ 石羚

新闻推荐

劝阻不文明要付何等代价

1月27日,北京一位女士在涮肉店就餐时,因劝阻隔壁桌抽烟的食客被打。经调查了解,该店工作人员控烟劝阻无效后,未要求吸烟食客离开,也未向卫生行政部门拨打投诉举报电话。朝阳区卫生计生监督所对涉...

相关新闻:
乡村腊月杀年猪2018-02-04 16:15
猜你喜欢:
评论:(公共平台 别成舆论卖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