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边还是网上新闻,关于外卖骑手的车祸事件已经数不胜数,很多网友常常表态,“风驰电掣”的外卖骑手已经成为公共交通的一大安全隐患。2月2日,又一起车祸引发了网友们关于外卖骑手和交通安全的激烈讨论。江苏南京一名女外卖骑手在骑电动车时,与一辆公交车相撞,女子被公交车碾压,120赶到后宣告其身亡。
与平时不够引人关注的小刮小蹭相比,死亡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一个前一秒还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奔波的年轻人,瞬间失去了生命,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尤其是这类事故原因早就为人诟病,就更能引发普遍关注。
假设她能够预料到这种后果,那么她一定会小心驾驶,只要能安全送达,即便是晚了几分钟也会倍感庆幸,可惜,生命没有第二次,这种假设永远不会成立,所以,尽管车祸频发,依然有很多外卖小哥不惜在送餐的路上超速、抢道、闯红灯。
从外卖服务诞生的那天起,它就贴上了“快”的标签,外卖平台一个很重要的服务标准就是要求骑手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单是准时,其实也倒没有太大问题,然而当骑士的收入与“准时”和“多”同时挂钩,就出现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无论是外卖平台还是骑手,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赚钱。速度快,接到的订单多,自然收入也高。倘若你为了交通安全小心驾驶,那么别人送三个订单的工夫,你可能只送了一单;更何况车祸只是少数现象,赚钱才是眼前的事;加上一些较真的买家晚了三五分钟就要给“差评”,一个差评可能几天白干,于是,为了高收入不惜增加交通安全风险成为很多骑手的选择,从这个角度看,安全与收入似乎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然而只有发生事故,人的观念才会有所转变。安全与收入,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安全的重要性高于一切,或许连收入也不能与其相提并论。一个老掉牙却很真实的道理是,没有安全,失去了健康乃至生命,其他的一切也就不再有意义。
安全,不仅是对外卖骑手说,更要对外卖平台说。外卖骑手的“风驰电掣”,背后是一个只以时效和数量为标准的考核制度,但凡一个知法守法的企业,都不会把员工的人身安全乃至由此引发的公共交通安全隐患置之度外,一个有温度的企业,不会只追求经济效益而无视社会和公共利益。交通安全问题的突出,督促着平台引入更加科学、人性化的考核机制,比如对骑手的接单量进行合理控制和优化,避免骑手接单过多,压力过大;将事故率引入考核机制,零事故者应给予奖励;与交警合作,对入职人员进行严格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等。
安全,还要对点餐的买家说,如果你对送餐时间要求严格,不妨自己亲自外出就餐,因为外卖服务既不是生活必需品,其本身又天然地包含了许多不确定因素,送餐时间并无法做到如机器般精确。比如天气和交通状况,比如骑手可能对送餐地址不熟,也可能送餐时不巧电梯坏了……我们不能把这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后果都强加在送餐这一环节,只要不是出于恶意,则应给予更多理解而不是责备。一个催促,可能引发一场事故,一声理解,则是为骑手们增添一分安全保障。
■本报评论员 扈宏毅
安全与收入,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安全的重要性高于一切,或许连收入也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新闻推荐
临近春节,银行卡盗刷、电信诈骗通常进入高发期。近年来,电信诈骗甚至出现了向海外华人区转移的新趋势。对此,消费者常常想象如果能为我的银行账户“上把锁”就好了。如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持续探索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