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17年,我区一孩出生1085人,二孩出生2198人,二孩人数是一孩的两倍别让生二孩成为“甜蜜的负担”

来源:今日周村 2018-02-07 09:1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孔令海

如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已经“两周岁”了,许多家庭在这两年里因为这个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家庭尝到了二孩的甜蜜,也有不少家庭对要不要二孩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顾虑,对此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调查。

1、二孩生育数领跑一孩

2016年1月1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不少家庭开始酝酿二孩生育,经过一年的调养整理,不少家庭选择生育二孩。近日,记者从区卫计局了解到,2017年,全区共出生3361人,同比减少439人。其中,一孩出生1085人,同比减少390人,二孩出生2198人,同比减少79人。

从数据中不难发现,二孩出生的人数是一孩人数的两倍,也就是说,政策放开后,二孩的出生人数更多。此外,记者还了解到, 2016年我区的人口出生数中,一孩数是1475,约占总数的38.8%,二孩数为2277,约占总数的60%,二孩出生占比远超一孩。数据表明,连续两年,二孩出生人数都要比一孩多。也就是说,目前二孩政策在我区平稳落地,政策放开后要二孩的夫妇确实增多了。

2、高龄产妇增多,生育更需注意

记者从区卫计局还了解到一个数据,在去年的产妇中,35岁以上的有1035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此外,其中40岁以上的更有219人,高龄产妇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样的数据表明,二孩政策放开后,更多的高龄产妇加入了生育大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龄产妇生育危险性也相对较大,产妇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风险意识,做好防范工作。”区二院护士王蕾提醒道。

去年,市民徐芳(化名)在产科医生建议下,又选择了剖腹产,因为头胎是剖腹产,顺产危险性较大,而且这次生二孩时她已经39岁了。“当时孕吐和水肿都很严重,全身乏力的感觉也明显比头胎严重。”怀孕前,徐芳了解过高龄产妇的各种风险,但这些都没能改变她和老公共同的决定,好在最后母女平安。

“作为高龄产妇,胎儿的发育并不稳定,所以孕妇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不能太过紧张、焦虑、恐惧等。这些精神压力会直接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而这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所以妈妈们需要注意保持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态,不要着急,如果焦虑就听听音乐、散散步,排解一下,缓解自己的情绪。在饮食上要多加注意,要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些补血的食物,以免出现贫血的症状,还有就是高龄产妇要避免吃太多的甜食,防止出现孕期高血糖的情况。”王蕾介绍说,“最重要的,怀孕期间要做好定期检查,确保不出现意外情况。”

3、养育成本高影响生育意愿

的确,从近两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二孩出生比例是在增加,然而,2016年我区人口出生数量为3800人,2017年出生人数为3361,比2016年少了439人。从新生儿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生育总量并未增长多少甚至出现下滑,这说明一孩出生的数量相对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出生人口的下降,其实并非因为适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不够,主要是很多夫妇连一孩都没有生育。

其实,原因也非常好找,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已经越来越晚,并且受养育成本等因素导致生孩子的意愿并不强烈。2018年1月18日,国家卫计委曾表示,民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受经济社会因素影响更加明显。调查显示,民众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许多85后、90后年轻夫妻主要因经济压力大、无时间无精力不想生育二孩,对政策的放开根本不“感冒”。此外,如今年轻的父母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教育上一般投入较大,孩子的衣食住行也是一项不小的支出,且生育两孩可能还面临着“换房”等潜在压力,因此很多年轻夫妻更希望着重培养一个孩子。加之现代社会工作压力普遍较大,而养育小孩又需要大量时间、精力投入,一个小孩和工作的平衡已让不少年轻夫妻感觉精力有限,所以不愿意加重负担再生育一个小孩。

“政策是放开了,可是一想到孩子将来的花销,我就不愿意再要一个了。”85后的市民宋玉告诉记者,她和丈夫结婚第一年就有了个女孩子,家里双方老人都希望能再要一个男孩。“我也想要个男孩,可是现在工作比较忙,压力比较大,手头也不宽裕,我怕再要一个孩子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还是再等几年看看吧。”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不要“二孩”的观点上跟宋女士一样的不在少数。

4、市民期盼政策更加完善

虽然二孩政策已经平稳落地,但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一些“二孩妈妈”在职场中频遇阻力成为一个不得回避的现实问题。“怀了二孩,企业在工作上就会对你有别的看法,不会给你安排更多晋升空间,生完了再找工作也不好找。”市民刘佳说道,“希望能够有更加完善的措施来保障怀孕女性的劳动权益。”

确实,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短时期内没有结婚生子的单身女性更受企业欢迎,某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招聘中,是否生育二孩确实是女性求职者能否被录用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因为一旦她们怀孕,难免无法全心投入到工作当中,生完孩子还要休产假,这段时间更无法给企业创造利益。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婷婷(化名)告诉记者,国家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时,她很动心,但动心归动心,想想现实情况,她还是下不了决心再生一个。

“经济方面还好说,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关键是没人给带啊。”李婷婷说,一胎时,她请了一年假来照顾孩子,上班后孩子交给奶奶带,因为育儿理念不同,她和婆婆的关系闹得很僵,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干脆请了阿姨,可阿姨单独带孩子又不放心,在单位时总想着看看阿姨在干啥,心里老是惦记。回忆当年带“小奶娃”的艰辛,李婷婷很无奈:“如果有更完善的育儿政策,那我肯定会再要一个的。”

采访中,区卫计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他们也在不断健全完善各项机制。去年卫计、住建、妇联等8个部门联合发文加强母婴设施建设,已在医院、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所和部分企业单位设立母婴设施;也建立健全了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出生缺陷儿救治等服务防控体系。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惠民便民的优惠措施实施,让人们不会因为经济、教育、医疗、工作等各种压力而纠结于人类最根本的生育问题。

■相关链接

单位托儿所

“二孩时代”新福利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第二个宝宝。为了缓解由此增加的学前教育压力,更好地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多地出台措施鼓励企业单位自办幼儿园、托儿所。

企业自办的幼儿托管机构接二连三地开业,“带娃上班”的潮流重新出现。追溯企事业单位办托儿所的前生今世,在上世纪,托儿所几乎是企事业单位的标配。企事业单位自办托儿所,照料本单位职工子女,属于职工福利的一种,给职工带来的方便显而易见。“有需求就有市场”,市场能够办到的事让市场来办,单位托儿所不失为“二孩时代”新福利。   □佚名

新闻推荐

市交警三大队严查酒驾保平安

本报讯(通讯员张晓林崔英海)为了有效遏制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2017年以来,市交警三大队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共查处酒后驾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7年,我区一孩出生1085人,二孩出生2198人,二孩人数是一孩的两倍别让生二孩成为“甜蜜的负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