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返城高峰的到来,应聘、求职人员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打着“招工”的幌子骗取钱财。根据往年经验,警方总结发布了一些招聘骗局,提醒找工作者一定要小心陷阱。
典型案例:
诈骗团伙成员假扮雇主
诱骗应聘者主动解约
近期,针对招工被骗警情较为高发的情况,北京警方责成机动侦查总队牵头,刑侦、网安总队等业务单位,以及朝阳、海淀等分局共同成立专案组侦办此类案件,经缜密侦查,专案组一举打掉5个对应聘人员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80名。在梳理诈骗警情时,专案组还发现朝阳劲松地区存在以招聘保姆等名义实施诈骗活动的情况,专案组迅速开展调查,一个以王某为首的招工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该团伙冒用合法劳务派遣公司名称,从2017年8月开始,先后在朝阳、丰台等地以招工的名义多次实施诈骗。经大量调查取证,专案组掌握了该团伙的犯罪规律。
据了解,他们先在网上发布招聘私人保姆、别墅看管员或者海外劳务派遣等信息,吸引应聘者面试。若有应聘人员电话咨询,该团伙则与应聘人员面谈,由专门的业务员按照固定“话术”诱惑对方签约。在应聘人员同意工作内容及条件后,签订一份加盖“公章”的劳务合同。合同中的主要条款包括:60天内为应聘人提供高收入工作,但应聘人要提前缴纳相关费用,如海外劳务派遣工作一般需“签证费”、“服务费”等费用共2万元左右,若应聘人主动解除合同则需承担违约责任,公司仅退还约10%费用。在骗取应聘人信任后,该团伙安排张某假扮各类“雇主”按照固定“话术”诱骗应聘人主动与“该劳务公司”解除合同,承诺补偿应聘人的违约金。应聘人找到该团伙解除合同,该团伙退还应聘人约10%的费用。此后该“雇主”便以各种理由推脱不与应聘人见面,造成应聘人财产损失。
在掌握大量犯罪证据后,2017年12月20日,专案组再次重拳出击,在丰台、大兴区对该团伙展开统一抓捕,包括团伙头目王某在内的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拘,后续审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警方提示:
找工作一定小心这些陷阱
1、演双簧诈骗
骗局:一些劳务中介会与骗子公司合伙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费用,后由骗子公司假装招聘再收取费用,最后编造各种理由拒绝应聘者上岗或中途辞退。
提示:在面试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把身份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
2、先交费
骗局:一些中介会在网站论坛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待遇条件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应聘者报名后,被要求交一定的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一般在收取费用之后,就称应聘的职位已满。
提示:《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应聘者应对“先缴费、再上岗”的情况保持高度警惕。
3、收费后玩失踪
骗局:骗子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进行招聘,在骗取多人缴纳报名费后,携款逃之夭夭。
提示:求职者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营业执照的劳务中介单位,或正规招聘网站,在应聘过程中要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通过网络等渠道查询公司信息是否真实。
4、网络转账诈骗
骗局:骗子在网上编造各种美丽的招聘谎言,诱骗求职者将钱存入指定账户,方可获得期许的职位。
提示:通过互联网应聘的,首先应确认单位的真伪,不要被诱人的薪水待遇所迷惑,更不要轻易汇钱。
5、“男女公关”连环骗
骗局:骗子明确告诉应聘者,职位是做“男女公关”,在收取报名费后,“工作人员”会把应聘者带到KTV、酒吧等地“面试”。对方挑三拣四,于是骗子告诉应聘者应该“包装一下”,借此机会进行第二轮诈骗。
提示:在遇到不切实际的高报酬工作时,应谨慎前往。
6、“监控面试”收押金
骗局:骗子假装要对应聘者面试,求职者如约而来,又被告知“不用面试了”,公司领导已通过监控进行了“暗中面试”,只要缴纳了押金,隔几天就可以上班了。应聘人员缴纳押金后,骗子携款潜逃。
提示:一般单位招工有严格的招聘制度,对于所谓“监控面试”的要格外小心。
7、短信招工诈骗
骗局:骗子一般通过手机群发短信,等受骗者上钩后进行电信诈骗。每次得手后,骗子会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也有骗子用捡来的身份证办理账号。
提示:正规单位一般不会通过手机短信群发招工信息。对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
8、帮你找关系
骗局:骗子吹嘘自己“关系硬”,可帮助求职者找工作,但需一定的“疏通费”。当事主交钱后,骗子立马逃之夭夭。
提示:找工作,不要轻信那些陌生人的“硬关系”,也不要被街头的一些小广告所迷惑。
内容及漫画源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日前,镇江警方历时一年半,辗转4个省份,行程数万里,成功侦破一起近年来全国特大的利用道具“手机”骗取出口退税案件,这也是全国第一起实现全链条打击的利用手机作为“道具”骗取出口退税的案件。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