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重庆市江津区深入开展“1+10” 重点群体就业援助以来,取得了突出成效。通过畅通就业信息渠道、整合资源开展现场招聘等多种形式,江津区在帮扶对象和用人企业间牵起了“红线”,搭起了“鹊桥”,目前已帮助2700名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找到“婆家”。
据了解,江津区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持续开展“1+10”重点群体就业援助集中招聘和政策宣传活动,着重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建卡贫困户两大重点群体解决就业难题。
大学毕业生作为就业的重点群体,其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江津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江津区已有8所高校实现招生,在校学生人数超过5万人。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和“双创热潮”的兴起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但随着江津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激增,江津高校毕业生依旧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该负责人说。通过岗位对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和政策宣传,区人社局现场为1200余人找到就业创业的门路。
同时,就业扶贫作为江津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极大地提升了农村贫困群体自身的“造血”功能。数据显示,去年底至今,江津区已在中山、嘉平、蔡家、西湖、永兴、贾嗣、白沙、塘河等10个扶贫任务较重的镇成功开展了10次就业扶贫现场招聘和政策宣传活动,成功为1500名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找到了就业门路,预计人均年增收2.5万元以上,极大地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该负责人透露,3月底以前,江津区还将陆续开展40多场集中招聘和政策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区级大型招聘、园区专场招聘、镇街赶场招聘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重点企业和重点就业人群牵线搭桥,确保就业帮扶活动不散场、不断档。
◎川江都市报记者 彭方均 整理
新闻推荐
[英]贝尔纳黛特·墨菲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在阿尔勒的那个深夜,梵高割掉耳朵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梵高在1888年2月满怀激情和期许来到阿尔勒,却何以在不到两年半后自杀?在历经几代的造神运动之后,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