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的执法尊严,承载的是国家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而现实生活中,辱警袭警、暴力抗法行为一再发生,不仅严重威胁和伤害民警的人身安全,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藐视、挑衅和践踏,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严重亵渎。
2017年,市中公安分局共发生6起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件,先后有8名民警、3名协警不同程度受伤。市中公安分局要求各基层执法单位由被动维权向主动维权转变,对侵犯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案件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对阻碍执行职务案件实行“零容忍”,用足用好法律武器,依法处理了10名侵权违法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6人、行政拘留4人),切实维护了一线民警的合法权益和公安机关执法权威。
醉酒男子打伤民警被刑拘
去年11月19日17时许,在市中区十六里河辖区贵和领秀城店地下二层停车场,嫌疑人马某宇(男,36岁,大涧沟人)因醉酒将许某(报警人)的车拦下,并将许某车后方的车牌破坏掰掉。随后许某下车劝说,遭到马某宇殴打,导致左侧鼻梁骨骨折。
市中公安分局特警8号车民警接警到达现场,并对嫌疑人马某宇进行劝诫。马某宇非但不听,且不断对民警辱骂推搡,趁民警不注意,一拳打到一民警左侧头部,导致民警头部淤血。随后,十六里河派出所增援民警到达现场,将马某宇强制传唤。传唤过程中马某宇仍然不断辱骂并激烈反抗,导致民警手指被咬伤。
案发后,市中公安分局立即组织刑警大队、法制大队骨干力量,到达派出所参与审查,并指派督察大队立即启动维权机制,全程跟踪,对违法嫌疑人陈述、证人证言、现场录像等证据进行详细调查。
经审查,该违法人员对其妨害公务、寻衅滋事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即被刑拘。警方的快速处理有效打击了嫌疑人无视法纪、肆意妄为的嚣张气焰,切实维护了民警的正当权益。
让民警“理直气壮”执法
关爱公安民警,关系到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关系到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保护基层一线民警的依法履职必须理直气壮。
为此,市中公安分局维权办组织专人通过开展调研、与基层民警座谈、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汇总一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实际需求,研究制定了《市中分局维护民警正当权益工作办法》《市中分局维护民警正当权益工作实施细则》和《市中公安优抚手册》,对维权工作的范围、职责分工、维权流程、救助方式、抚慰标准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各部门统筹协作、齐心协力开展维权工作的局面。
市中公安分局局长刘刚说:“及时维护警察权威,才能让民警‘挺起腰杆\’执法、‘理直气壮\’执法,这样最终才能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让群众有一个祥和的生活环境。”
分局维权办从受伤民警切身利益和实际需求出发,及时开展慰问救助工作,由局领导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或民警家中进行看望、慰问,从组织关怀、人情关怀等角度出发,在做好民警和家属思想疏导和心理安抚工作,协调保障医疗通道畅通,确保被侵害的民警得到及时、良好的救治。分局政治处还设置了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针对民警受到不法伤害后极易产生苦闷情绪、造成心理压力、留下心理阴影的实际,及时、正确地进行心理疏导。
“三个机制”提高民警幸福感
市中公安分局在维护正当执法民警合法权益上,从建立快速处置机制,严查侵害民警权益案件;建立培训教育机制,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建立舆论引导机制,努力营造良好执法环境三个方面着手,提高民警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分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组成纪检监察、检察、法院、司法(律师)以及有关方面为成员单位的维权委员会,依靠委员会的力量,及时打击处理暴力抗法涉案人员,确保依法公开、公平、公正维权,最大限度地扩大维权效率和效益,形成民警维权工作的良性互动。
同时,强化警务实战训练和应急防护演练,进一步提升一线民警应对处置突发情况、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水平。从全局层面上对全体民警开展职业道德、基本法律法规和执法勤务技能的培训,使民警掌握先进的知识,拥有过硬的警务技能以及正确使用武器警械的方法,提高工作能力,扎实提升一线民警熟练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从而有效地化解对立情绪,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
此外,对可能引起社会舆论的维权案件,督察大队和公共关系中心快速到场,尽快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对于依法查处的维权案件,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行为,用真实的案例震慑侵害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不法分子,提升了队伍整体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 (本报记者 陈彦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晓丽)怎样更好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怎样抢抓机遇、厚植优势,怎样不断提升街道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怎样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阔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