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情人节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但一个有关感情的问题,却依然在我身边的亲友圈子里持续发酵: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人,需不需要给对方一个真实明确的答复?
事情的缘起,是昆明的一个远房表妹,芳龄28了,在医院工作,长相性格都不错,表舅和舅妈已经急了两年她的终身大事,上个月他们通过一位老朋友,给表妹物色了个88年的男生,双方父母对两个年轻人的条件都满意,那个男生在见面后也蛮积极。
然而表妹不情不愿地回了人家几天微信后,最后告诉对方:“不好意思,我实在是接受不了留长指甲的男生……”其实她早已私下跟我说过,从一开始她就对那位小伙儿压根没感觉,但不好直说。
得知此事后,舅舅舅妈自然是有些光火,觉得女儿太挑剔,我给她的回复则是:“只说一句没感觉就够啦,找那么具体的理由干嘛?反而让人家觉得你矫情。”
仔细想想,大多数人在表达拒绝的时候,都喜欢用委婉、甚至有些绕弯子的方式,这是一种文化习惯,也是一种礼貌。然而,在拒绝表白和感情的时候,委婉的手法似乎并不太适合。文/端溪
从络腮胡子到宠物狗 我想我是真的伤到人家了
文/端溪
其实,我当年在表妹那个年纪,好像还更小一点吧,二十五六的样子,比她还傲娇。
回想起来,大学寝室一位美貌的东北室友,可能对我造成了初步的影响。
当年她是我们寝室最漂亮时尚的一朵花,追求她的男生可谓“层出不穷”,她当然必须挑剔一点。于是乎,重视衣着品位的她,有了两条只有我们室友才知道的“潜规则”——第一不喜欢穿白色裤子的男生,第二不喜欢穿红色鞋子的男生……
这两个色彩鲜明的条件,因其具体,而使我在日后久久难忘。
甚至也让我觉得,筛选男朋友,是应该有几条自己的“个性化要求”才行。
我能想出来的要求,似乎一般男性也碰不上:不接受络腮胡子。大胡子给我的感觉总是脏脏的,不修边幅,啃个鸡腿很容易粘一胡子的油,哈哈。
然而,真是无巧不成书,后来相亲的过程中,我还真的遇见了一位!
这位仁兄其实个人条件也不赖:在某广播电视台当编导,本地人,有房有车,身高1米78,身材样貌都挺敦实。
但是我不喜欢他,觉得他说话有些油嘴滑舌,而且看我的眼神……嗯,不是我多心,总之让我感觉不太舒服。
但是出于礼貌和一种“别太武断,再看看”的心态,我也没有很快拒绝他。有一搭没一搭跟他聊了半个月。接着见了第二次面,饭后一起看了场电影后,终于决定还是算了。因为他居然这就想来摸我手……
冷场几天后,编导哥沉不住气,在微信上问我是不是对他没感觉。我第一反应是很想回复“嗯”,但字都打出来了,又瞬间不忍心,仿佛这样就全面否定了他的个人魅力。
于是采用了自以为是的下策:在“嗯”字后面加上——“我对你的大胡子有点儿,不太适应”,然后赶紧加了几个调皮的笑脸。
他沉默了半晌,发了两个无可奈何的动画表情,没再说什么。我以为这事儿过去了。
结果接下来那个周六,他很主动地约我吃午饭,我推说自己要去一家商场做美甲,结果他说好的我送你去,我这会儿正好在你家附近。
打开车门的那一刹那,我的内心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位哥把胡子给剃了!
别说,看起来整个人还真是减龄几岁,我几乎有些感动了。
于是我说,那咱们就先吃饭吧,改天再去美甲。饭后他说起自己家就在附近,因为今晚他要去爸妈家,得先回家喂下狗,问我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心想光天化日的大中午,我点了头。
进了门,人家倒是一丁点儿没有“不轨”的意图,他那条黑色的拉布拉多对我也十分热情。
但是,我心中的忧虑却加深了,因为实在还是对他毫无感觉,确实不是我的菜。
于是,过了几天,当他更加明白显地表达好感,并直问我的真实想法后,被逼无奈的我,做出了一个至今都让我后悔的愚蠢回答:“我不喜欢狗。”
当时我还不知道,对于一个爱狗的主人来说,这就是恩仇底线了。他从此再没跟我说过一个字。嗯,事实是:他很快就先出手拉黑了我……
压根不回复 就是最好的回复
文/Violet
真的,这是我这些年拒绝别人以及被别人拒绝N次(N约等于10)之后,总结出来的心血经验,送给所有看到了这篇文章并且依然年轻、还有很多机会的朋友们。
那就是:如果你对那位向自己示好的异性,确实是没有感觉,认为不会有结果的话。无论回复什么,都不如不回复。
看起来,不理不睬不吭声,是不太礼貌。但是,听我说,如果对方对你真心有意思(或有企图)的话,只要你回复,随便说什么,都会至少让对方觉得“她还愿意跟我说话/他可能是在吊我胃口/她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总之,回复就是信号,回应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表示“我还是要跟你交流的”。
我陷入感情旋涡的那两年,正在微信还没出现的时候,在当时实习的公司认识了一个很心仪的帅哥,是他让我第一次深入了解到“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所代表的态度。
最初我还完全无法理解,总觉得“哎呀有什么大不了的,总得有个基本的礼貌吧?回一下有什么大不了?”
但是,直到我自己也遇上一个这方面“悟性”极低的男生,这才渐渐恍然。一开始对他还比较有好感,见了几次面后感觉越来越不合适,于是我也找各种理由搪塞他的约会邀请,或对他不断发出的暗示视而不见。
然而,因为秉持着必须礼貌的原则,我对他发来的信息还是每条必回,导致他很长时间里也是一头雾水,只觉得我又冷淡又积极,非常奇怪。
最后我狠下心来说,确实不合适,他委屈地问我:“那你为什么那么晚还回我短信?”“也许你自己内心深处,其实不想放弃呢?”
好嘛,那就彻底放弃回复吧。三天之后我们就再也没联系了。
后来,一个很有女人缘的表哥告诉我,相比一个掰扯清楚的理由,高效地得到这个注定的结果,对于男人来说,其实更重要。
我现在觉得,不论男人女人,学会识别被拒绝的信号都很重要,这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尽可能地避免被拒绝的尴尬,保护自己的自尊,也让双方都能在表面上相安无事,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所有好聚好散的故事里,都少不了这点机灵劲儿。一切没有被明确答应的,理解成拒绝就好;一切没有被明确拒绝但也没明确答应的,八成还是拒绝。
新闻推荐
讲述人:周暖我成长的这些年,读书读得笨,成绩不如隔壁家的孩子,努力的大部分没结果,珍惜的又多半离开,我似乎憋了一肚子怨气,无处发泄。我一直和我妈抱怨,这些年为什么好像只有我一路走来特别不顺。每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