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从以前老百姓关注的“课业负担”到如今的“课外负担”,一字之差凸显当前“减负”这个老难题的新特点,也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校内减负校外加负”课外培训出现“剧场效应”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不怕同桌是学霸下联:就怕学霸放寒假横批:差距越拉越大”,道出了家长和孩子们面对课外培训的焦虑。或许正因为“班里的孩子都在上”“不上恐怕会落后”,一些本不想送孩子上培训班的家长也不得不加入课外培训的大潮。
他认为,目前学生课外负担重,主要还是来自家长为子女报的各种培训班。学校一般不会给学生布置过多作业,不少家长内心过高的期望值以及“攀比”“从众”心理,造成校内“减负”、校外“厮杀”趋势愈演愈烈。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整治培训市场乱象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严禁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员说,有的人拿着公办教师的待遇,却不用心在学校教书,而是把精力放在补习班上。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认为,要重点治理教师校外代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从教行为,严明教师管理纲纪。“教师校外培训代课就是违纪,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学校连续发生教师违规违纪校外代课的,要追究学校领导责任。”
2月底,针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问题,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联合开展三个阶段的专项治理行动。
破除“唯分数论”树立正确成才观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减负难”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全社会共同发力。
“很多人认为好学校的评价标准认为就是升学率高,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好,用分数这个单一标准来评价孩子和学校,造成减负缺少内在动因。”王璟说,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不同领域发挥特长,按照不同途径去成才。
张复明建议,要加快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落实学校招生自主权,建立多元评价、等级评价、分类评价体系。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年在人们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年是红通通的春联门上贴,是爆竹劈里啪啦响个不停,是妈妈煮的一大家子的团圆饭,年还是小孩子欢天喜地得了压岁钱……我却爱把“年”比作一艘船,“年”是一艘行在岁月河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