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表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薄弱,建议出台学前教育法,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走上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同时健全监管体系,为幼儿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秦和调研发现,我国学前教育起步较晚,尽管用较短时间,实现了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仍薄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面临双重矛盾挤压:一方面,园舍资源特别是普惠性资源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紧张;另一方面,诸多不规范办园乱象亟待治理。
秦和建议出台学前教育法,将学前教育的地位、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责任、科学保教要求等从法律层面确定,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走上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
秦和还建议,坚持公办民办并举的政策导向,继续引导、鼓励、支持发展民办园。平衡好民办园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关系,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调控等手段,引导更多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加强学前教育督导,重点督查安全、财务、保教、教师等方面的情况,确保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和要求。对无证园、黑园,进行全面排查,并予以规范。针对目前存在的监管漏洞,围绕幼儿园审批、加盟、连锁等行为,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要求向社会公示收费、成本等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健全监管体系,引导其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
提升儿科医疗辅助服务能力
“儿科医疗资源紧缺,不仅体现在医生数量上,还包括相关配套的专科护理、医疗辅助手段等的短缺。”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说,当前,国家亟须加大相关投入,全方位提升儿科医疗服务能力。
近年来,儿童就医问题一直广受关注,许多地方的儿童医院经常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
李秋作为“老代表”,儿科医生问题一直是她关注的重点,但今年,她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儿科医疗辅助服务能力短缺上。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儿科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儿童医院和儿科床位数都在增长,对儿科医生的培养力度也在加大,但与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紧密关联的辅助医疗服务,如儿科放射、影像检查等,却依然不足,制约了儿科的综合服务能力。”李秋说。
儿童身体条件的特殊性,使其在诊疗和护理等方面与成人不同。李秋说,目前在很多医院,尤其是综合性医院,专门针对儿童的医疗辅助技术能力比较欠缺,制约了为儿童提供更好服务的能力。
李秋建议国家加大对儿科医疗辅助服务能力建设的关注力度,形成儿科诊疗、检查、医护的完整体系。
李秋同时建议,针对每年季节性儿童疾病高发期,可采用分时段预约、诊间缴费等方式,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更为舒适的就诊和工作环境。
新闻推荐
宽厚、隐忍、锐光,这三个词还不足表达剑峰诗歌特质的全部。剑峰的诗,以丰厚的思想认知,独特的艺术建构,深刻的人生体验,多维的文本呈现,形成了有异于当下大众诗歌且辨识度很高的个性化风格。进入剑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