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陆亚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图
“网购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陆亚萍在《关于如何维护好网购消费者权益的建议》中,表达了自己对网购商品假冒伪劣现象的担忧。她建议成立网购商品打假平台,构建网构信用支撑体系,并通过严厉打假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到2017年上半年,我国网购用户超过5亿人。 作为江苏的一企业家,陆亚萍认为,网购领域出现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失信问题,直接侵害了广大网购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着不少诚信经营的品牌企业。而另一方面,网购商品的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网购维权往往存在困难。
“网购商品看得见摸不着,许多网购者凭着视觉下订单,等拿到实物后就后悔莫及。”陆亚萍通过调查发现,售假网店通常隐蔽性强,不会标明真正的信息发布地,找不到线下实体,而且售假网店数量很多,企业摸排成本很高。
“所以,全员参与网购商品打假,维护网购者的合法权益,已经迫在眉睫。”陆亚萍代表提出五点建议:
一、建设网购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信用支撑体系。包括提供虚拟市场主体资格认证服务,解决网络虚拟主体与现实经营实体的身份对应问题,促进交易安全;提供产品信息查询服务,解决交易中产品信息真实性问题;提供信用信息服务,解决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严厉打击网络销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商业欺诈、网络传销等恶意违法行为,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及时帮助。加强对网购商品质量的监测,及时在网络上发布监测信息,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三、建立网购商品打假平台,严格把控电商货源渠道。网购商品打假是网购者的维权之举,应得到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应合力建立起网购商品打假平台,严格把控货源渠道,不符合要求的商品禁止入驻电商平台,特别是一些食品、保健品之类的特殊商品,必须通过渠道控制严把商品的质量关。
四、加强电子商务全流程信用建设,完善市场化评价体系。要强化信用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电商发展环境。比如,我国最大的C2C购物平台淘宝网,其推出的消费者保障计划,就包括全额赔付、7天无理由退换货、假一赔三、30天维修、机器人24小时排查、人工排查、买家举报等多种方式,打击欺诈和售假的电商。
五、电商打假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假货和山寨货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会长期存在。假货背后存在着黑色利益链条,电商平台成了卖假货的最好渠道。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下狠手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新闻推荐
心香一瓣□胡文英家里有一棵比大姐年龄还大的梨树,种在院坝外的“堡坎”下方,是爸妈刚结婚不久就种下的,它是我家唯一的果树,它美好着我的整个童年,温暖着我今天的回忆。小时候每次过年,我们都会拿着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