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贵州省六盘水“三变”改革具体实现形式 ——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十二种”模式和“十二种”股权形式

来源:张掖日报 2018-03-15 12:2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十二种”模式和“十二种”股权形式

六盘水市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四个原则的基础上,按照“有变就变,做活存量;能变则变,做足增量;灵活多变,做大总量;变就变好,做优质量”的思路,开展以打造“股份农民”为核心的“三变”改革,有效激发了农村创新活力,形成了各具特色、亮点各异的“三变”改革“十二种”模式和“十二种”股权形式。

一、“十二种”模式

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由农业“三变”向全要素“三变”转变,形成了“十二种”模式。

(一)“三变”+特色农业。围绕特色产业规划布局,整合国家、集体、农民个人的资源、资产、资金要素,以股份合作方式发展特色农业。例如:水城县阿里镇松绿村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方式,由宏兴公司(平台公司)出资 600万元,农民以土地入股,共建猕猴桃基地3500亩,农民占股90%;公司占股9%,村集体占股1%。受益农户160户480人,其中贫困户140户406人。

(二)“三变”+乡村旅游。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整合各种资源要素,把村集体、农民的资源入股乡村旅游项目,按股分红,实现增收。例如:水城县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台公司)在水城县皤龙镇木城居委会投资2000万元建设水上游乐园项目,200户农民以自有 10万元资金及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占股50%、农户占股35%、居委会占股15%。带动农户200户773人受益,其中贫困户90户324人。

(三)“三变”+特色城镇。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利用村集体、农民的可变资源入股合作建设经营服务型项目,实现农民脱贫增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例如:水城县野玉海管委会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将三舍镇海坪村351亩集体荒山荒坡入股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彝族风情街项目,建成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38座院落。村集体(村民)占股30%、管委会占股70%,村集体将30%股份中的50%分配给农户,受益农户180户780人,其中贫困户65户112人。

(四)“三变”+景区景点。在景区景点打造中引入“三变‘模式,以股权为基础,共建共管,按股分红。例如:水城县双水街道滴水岩村,汇宏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民营企业)出资 115万元,农户以28.6亩土地折价入股,统一打造植物迷宫、玫瑰花园、稻草人主题园等景区景点项目,共建共管,村民占股54%、公司占股现%、村集体占股5%。受益农户38户139人,其中贫困户12户39人。

(五)“三变”+金融。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为贫困户入股到农村商业银行或帮助农户通过贷款融资共建项目,合伙经营获得收益。例如:钟山区通过政府平台公司运作,以 684万财政资金在农村商业银行为“两无”贫困户配股400万股;每股年收益15%,帮助了“两无”贫困户542户1086人实现人均增收552元。

(六)“三变”+水利。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活化股权要素,发展水域经济,实现股份分红。例如:盘县普古乡会烹村依托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园区优势,对村级集体可经营性资产量化,将120亩水域水面入股到银湖合作社,村集体占股10%、合作社占股90%,按股比分享收益。在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农民从合作社中分红,受益农户465户1370人,其中贫困户91户160人。

(七)“三变”+电子商务。以大数据为平台,盘活乡村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电商产业,构建农村电商股份合作体系。例如:钟山区大湾镇山根脚村采取“三变”+电子商务模式,以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为载体,出资 5万元和 70 m2门面使用权入股西部电商贵州陶之音有限公司,占股25%;每年分红5万元以上,分红资金作为村集体积累,用于发展资金。

(八)“三变”+易地移民。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结合景区景点、乡村农家乐等旅游服务设施的打造,以易地扶贫搬迁财政资金为引导,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例如:水城县海坪千户彝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金额2.44亿元,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野玉海管委会采取“公司+管委会+农户”的方式,开展股份合作,县属8家平台公司以投入装修、经营的资金入股,野五海管委会下属企业以房屋折价入股,搬迁户以满足居住以外的房屋折价入股,产生收益后按股分红;为保障贫困户利益,每户入股分红不能低于5元/ m2。受益农户1006户4123 人。

(九)“三变”+城市资源。通过政府统筹,将城市停车场、商铺等公共优质资源通过股份合作让渡给村集体和贫困户参与入股,按股分红。例如:钟山区整合财政资金5140万元在中心城区为44个村每村购置 100 m2商铺,产权属于村集体,交由区物管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所得收益分配给村集体和贫困户;每年每村可分红10万元以上。受益贫困农户316户847人。

(十)“三变”+文化产业。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以股权经营为载体,引导农户以自有资金、祖传技艺等入股,按股分红。例如:六枝特区落别乡以股份合作为核心,由大观公司(民营企业)投入资金390万元,村集体出资50万元入股,农户以祖传技艺入股。公司、村集体、表演队伍、村公益基金按照86:10:1.36:2.64的股比进行分红,受益农户816户3636人,其中贫困户83户234人。

(十一)“三变”+加工企业。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入股加工企业,按股分红。例如:盘县淤泥乡岩博村整合现有资源,兴办白酒加工,吸引12O户村民用资金3071.2万元和 9户村民以 17.27亩土地经营权折价50万元入股,农户占股55.1%,让村民享受零风险入股、高效益回报,129户农户真正成为企业的“股东”。

(十二)“三变”+生态经济。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按照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的思路,引导将生态资源入股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休闲养生等生态产业,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例如:盘县普古乡舍烹村将村集体生态林3817亩入股到娘娘山园区,进行温泉别墅、休闲养生、林下养殖、生态餐旅等产业开发,项目建成产生效益后,舍烹村占股2%;园区占股98%,既美化了生态,又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

二、“十二种”股权形式

六盘水市以股份合作为纽带,以产业平台为抓手,农户以资源、资产、资金入股经营主体,呈现出多种股权形式“股份农民”,形成了明晰、规范的“十二种”股权形式。

(一)土地股。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按股分红。例如:水城县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固定分红+收益分红”的方式,农民以6700亩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发展猕猴桃产业,每年每亩获600元的固定分红。每五年按收益递增,第二个五年增加收益分红700元;第三个五年增加收益分红1400元,第四个五年增加收益分红190O元,到止封顶。受益农户875户3062人,其中贫困户221户751人。

(二)林权股。村集体、农户将林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变林权为股权。例如:盘县胜境街道沙淤村将集体林地600亩入股兴胜养殖场,按500元/每亩保底分红,从第3年起有效益后,村集体除保底分红外,再按每年收益的1%分红;村集体再把分红的5%用于贫困户,受益贫困户135户413人。

(三)自然风光股。在保护自然风光的前提下,村集体以景区景点所在地的自然风光、风物名胜、古树名木等资源折价入股经营主体,实现农村变景区、农舍变宾馆、农民变导游。例如:盘县石桥镇妥乐村采取“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核心景区的农民将235棵古银杏树入股村合作社,村合作社与旅游公司进行股份合作,门票收入按村合作社占30%,公司占70%的比例分配。村合作社将收入的30%分红给农户,70%作为合作社扩大再生产,受益农户453户1300人,其中贫困户151户335人。

(四)资金股。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撬动村集体资金、农户资金、经营主体资金入股,按股分红,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例如:六枝特区郎岱镇将财政扶贫项目资金 3000万元投入到贵州大地人和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民营企业),公司自筹资金1.25亿元,共建猕猴桃基地4000亩,郎岱镇政府作为财政资金投入方代表占股20%(其中涉及的村集体占股2%;全镇贫困户占股8%,土地流转户占股10%),公司占股80%,财政资金所得红利注入政府设立的扶贫基金专户,二次分配兑现给受益的贫困农户、土地参与生产经营的农户和村集体。受益农户 3150户 10969人,其中贫困户 1755户 4986人。

(五)房屋股。将农村闲置的房屋资源入股经营主体,形成股权和收益。例如:水城县双水街道滴水岩村村民以房屋1202m?入股商业街项目,占股80%,汇宏公司(民营企业)负责经营,占股15%,村集体占股5%,受益农户9户47人。

(六)水利股。将村集体闲置的水域、水利设施入股企业、合作进行开发,发展水域经济,让村集体及群众成为股东增加收入。例如:盘县两河街道岩脚村将“哈啦仙湖”水面经营权进行资产评估后,入股企业合作开发水上乐园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5000万元,村集体和库区涉及的1600余户农户以水面经营权入股分别占股10%、40%。项目投入营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10万元,入股农户每年户均分红2500元,受益农户1200户2700人,其中贫困户121户290人。

(七)设备股。企业、村集体及农民将设备折价入股到经营主体,实现设备资产股权化。例如:盘县英武镇虎跳河景区采用“公司+村委+农户”的经营方式,开发水上游乐项目,公司将 6艘冲锋舟、2艘观光船入股,占股50%,库区涉及的128户农户占股40%;村集体占股10%。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 3.5万元;每户年均分红1100元,并提供河道管护、船舶驾驶员等20个就业岗位。

(八)基础设施股。通过引进资金和融资的方式将闲置的村集体基础设施等资产入股到经营主体增加农户和集体收入。例如:盘县亦资街道石家庄村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三变”模式,将4.1公里通景区公路折价210万元、自有30万元入股盘州九龙潭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占股28.6%(村集体股权收益的80%用于石家庄村67户142人贫困户分红,2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石家庄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约600万元占股71.4%,2015年村委会分红8万元,合作社分红 19.97万元,带动周边480人就业。

(九)劳务股。劳务公司与村集体或其他经营主体签订股份合同;共同承建项目,按比例进行分红。例如:盘县英武镇将200万元以下的工程承包给村级劳务公司建设,其中,革纳铺村入股的盘县广浩劳动服务有限公司承建敬老院升级改造、特色小城镇公厕建设和环境整治等项目,公司业务优先安排贫困户;按村集体占49%(农户占股80%,村集体占股20%),公司占51%进行分红,受益农户31户104人,其中贫困户5户19人。

(十)技术(技艺)股。对有技术和才艺的群众,鼓励和引导他们以技术(技艺)入股别“三变”经营主体;从中获得收益。例如:盘县羊场主张家寨村组织擅长木叶演奏、能歌善舞的民间演员10名用技能入股贵州布依文化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民营企业),年终参与利润分红;公司负责购买设备、后续资金投入以及运行管理维护,实行保底薪金+收益分红(保底薪金2000元/月,服务特定对象的单体收益按公司占如%、演员占8%。

(十一)管理股。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吸纳有经验、懂管理的返乡大学生、农民工等就近就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从中获得管理收益并成为股东。例如:水城县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民营企业)将基地集中分片划包给懂技术、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进行管理,按参与管理地块效益30%进行分红。农户每亩地可获管理股分红 1.3 万元,受益农户 742户 2600人,其中贫困户 165户583人。

(十二)知识产权股。依托知识产权优势;以股权为纽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励作用,把知识产权形成产品、形成产业,带动群众致富。例如:水城县保华镇二道坪村农民张忠祥10年来致力于雪凝红核桃品种的研发;2015年9月14日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自开展“三变”改革以来,张忠祥用获得的雪凝红核桃知识产权入股水城县凉都萌盛苗圃场,采取“公司+农户+知识产权”的方式发展雪凝红核桃种植,水城县凉都萌盛苗圃场负责管理,占股40%;农户以土地入股,占股50%;张忠祥用知识产权入股,占股10%。目前,保华、青林、蟠龙、龙场等10余个乡镇种植雪凝红核桃1万余亩,覆盖群众4012户13239人。其中贫困户1015户3552人。

新闻推荐

消费维权,不止于“3·15”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今年消费维权主题是“品质消费美好生活”,消费维权问题将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焦点。每年这个时候,各行各业都会曝光出不少黑幕以及维权事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贵州省六盘水“三变”改革具体实现形式 ——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十二种”模式和“十二种”股权形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