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个金融学者的红楼逻辑学 红楼探玉(14)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3-16 06:37   https://www.yybnet.net/

□王一

请注意,这条判词的插图上画着“两株枯木”。就笔者看来,光是“两株枯木”这四个字,就与上吊的情景不符。

“枯木”在互动百科上的解释是:因各种原因死亡但仍站立未倒下的树木。(树木、植物等)失去水分;没有生趣;枯燥;枯萎;枯树。

首先,一个人要想上吊,会找“枯木”么?木都枯了,禁得住人的体重么?读者们请忍住笑,听我说完。说实话,任何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枯木”是很脆弱的,一压就断的。一个人如果想上吊,会在“枯木”上搭玉带么?这是真的想死么?

其次,判词的插图上有两棵树。这又有问题了。你们说,自杀上吊会找两棵树么?这是上吊还是上吊床呢?如果真是上吊在两棵树之间,画面太美我真的不敢想象。

实际上,双木是林字,木又代表绛珠仙草(绛珠仙草是草木,林黛玉也说自己是“草木之人”)。“枯”,无水也。“枯木”有“泪枯”的含义,是为了表达林黛玉临死时眼泪流尽,跟上吊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玉带呢?又为什么要它挂在木上呢?

很简单,“玉带”是“黛玉”的完美谐音。曹雪芹既然写了玉带,总要和双木搭配,那么“挂”在枯木上就是很不错的设计(难不成把玉带摆在地上?)。而且,“挂”“枯”本身都有“死”的意思,足以预示林黛玉的死亡。

三、林黛玉因情而病、因病而亡

上面谈到林黛玉沉湖说、上吊说之荒谬,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曹雪芹在前文对林黛玉的病反复铺垫。如果最后林黛玉自杀了,或是被人杀害了,那之前铺垫这么多生病的细节目的何在呢?

而且,沉湖派和上吊派的学者们可能没有注意到《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细节,这个细节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林黛玉是病死的。那就是茗玉小姐的故事。

1.茗玉小姐“一病死了”

揭示林黛玉命运的,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红楼梦判词、红楼梦曲、黛玉诗词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又非常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就是第三十九回中,刘姥姥给贾府一家讲的故事:

“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

茗玉小姐的故事总结下来是这样的:大家闺秀独生女茗玉小姐“知书识字”,但“一病死了”。老爷太太为其盖了祠堂。后来茗玉小姐还魂了,在雪地里抽柴。

看到这里,对《红楼梦》熟悉的读者就可以看出来,这个茗玉小姐就是在类比林黛玉啊!她和林黛玉的各方面设定都太像了。让我们回顾一下林黛玉的情况: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女如珍,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茗玉小姐和黛玉小姐在各个方面都一模一样:

(1)独生女

茗玉:“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

黛玉:“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夫妻无子,故爱女如珍”。

(2)知书识字

茗玉:“小姐知书识字”。

黛玉:“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新闻推荐

购买保健品一定要看清准字号 一旦遭遇消费纠纷消费者要及时举报

面对保健品消费市场诸多乱象,市民又该如何正确选购保健品?周驰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科学、理性地看待保健食品的广告和宣传,凡声称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一律不要购买。消费者应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场所购...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金融学者的红楼逻辑学 红楼探玉(14))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