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患者录拍医生,“毒副作用”不容小觑

来源:市场星报 2018-03-26 01:07   https://www.yybnet.net/

医生坐诊时,经常遇到患者或家属给他们拍照、录音甚至摄像。不少医生认为,拍照录音既干扰了他们的诊疗行为,又是不尊重医生、不相信医生的表现,希望患者及其家属尽可能不要在医生诊疗时拍照录音。近日,记者随机采访20名医生和30名患者,发现很多医生有被拍照、录音的经历,而患者及其家属拍照、录音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3月25日《楚天都市报》)

医生的辛苦常人无法感知,我们需要更多地理解医生,尊重他们的劳动。患者录拍医生以期在医疗纠纷时留存证据,并不是明智之举。诚然,有些医生见利忘义,小病大医,但我们应当相信,在惩治力度愈发强劲、惩戒机制愈发健全的当下,大处方、吃回扣的行为会得到遏止。每一名医生都有治病救人的仁善之心,他们所采取的诊治措施,都是以治好患者疾病为出发点。另外,患者录拍的“证据”,也并非一定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定海神针。

医患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更能促进医疗。当你举起手机录拍,以防范的心态监督医生时,就已经把他们放在了不信任的位置,甚至是自己的对立面。想想看,在这样的“监督”下,医生还能有愉悦的心情治疗患者的疾病吗?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医生的心情和治疗效率。再者,很多录拍不是连贯的,患者在不了解医生诊治正当性的情况下,对录拍的内容断章取义,若发布到网络上,也很容易诽谤医生、医院的声誉,或将面临违法的嫌疑。

患者借录拍医生自保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这种行为无形中给医生增压,导致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其“毒副作用”不容小觑。所以,患者出于其他目的录拍医生的时候,最好能告知医生,这是一种尊重;而对于患者无恶意的“监督”录拍,医生也不妨多些理解和宽容。总之,我们期待医患双方都以平和的心态,冷静理性地看待患者这样的举动,互相理解,相互宽容。

新闻推荐

爱恨交加的语音交流

□钟倩那天去美术馆参观,从一楼展厅出来,我看到有个身穿风衣的女子,一手举着大屏手机,侧耳倾听,看上去她听不清又很着急,不禁眉毛皱成两条弧线,那样子叫人有些发笑。不用说,她是在听微信语音。前...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患者录拍医生,“毒副作用”不容小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