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人才的“帽子”别随意“戴”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3-30 12:50   https://www.yybnet.net/

“奖励人才的政策方向是对的,但是现在的‘帽子\’太多了!”全国政协委员杨华勇日前称,“帽子”过多过乱,对科研人员的影响很大,也带来了很多负面问题,应该对重叠的“帽子”合并,或者进行限制,“申请了这个就不能报另一个了”。

“帽子”是指各式各样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家各部委、单位人才计划近20个。不可否认,在某些急需引入人才的特定历史时期,这些计划发挥了积极作用,迄今多数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要看到,在“人才抢夺大战”中,很多省市、高校也有意识参与进来,设立了五花八门的人才计划,以至于形成了人才“帽子”满天飞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有把人才培养的方向导偏了、心思搞乱了的嫌疑。

比如扰乱正常的学术生态,加剧了学术界的浮躁。谁都想要 “帽子”,结果就忙于写材料、准备答辩,申请了这个,还要申请那个,一些评选甚至异化为 “看论文”“拼关系”,导致有些人只挑容易的论文作,重数量而轻质量,或者忙于跑关系、找门路,偏离正确的科研方向。还有就是,很多人才计划政出多门、定位重叠,产生了人才培养选而不精、精而不选的局面。在科研队伍中,虽然戴“帽子”的种类很多,但最终都归到了几个人头上,重叠程度很高,资源和机会集中倾斜,而很多颇具潜力的人才则备受冷落。特别是现在刚毕业的博士、博士后要想在高校工作,如果不拿到几顶“帽子”,正常的科研工作都难以开展。这样的环境和思想,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学术水平提升。

要让人才计划回归选育人才的本真,就不能把人才的“帽子”随意“戴”,而是要充分照顾到各地对人才的需求,也要仔细梳理整合现有人才计划,致力于建设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统一的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首先,要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高效利用,由一个部门牵头实施,搭建国家级人才支持平台;其次,“英雄不问出处”,必须把握好制定人才计划的“尺子”,坚持唯才是举;第三,在评选标准上,以创新能力和潜力为核心,根据不同的科研性质,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减少人情因素,提高评审质量,实行跟踪评估和淘汰制度,以5年为一个评估周期,不达标的予以“摘帽”,通过评估的持续支持;还要加大阳光操作力度,接受公众监督。

广纳天下英才,就是要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人才工程是其中的抓手之一。而只有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让“帽子”发挥出正确的引导作用,才能让人才工程真正成为聚拢资金、聚集人才、凝聚科研力量的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的创新驱动打造坚实的“智力”底座。

摘自《南方日报》

新闻推荐

关于借钱那些事……

问:王老师好!现在有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处理好,想请老师帮忙。我的两个弟弟总是时不时地问我借钱,一百两百、一千两千的,有时候弟弟不好意思问我借钱,妈妈就会直接打电话给我,要我先借给他们。我都是用自己...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人才的“帽子”别随意“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