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磊楚然
应用3D技术,打印出尺寸精准的1:1骨骼模型,同时被打印出来的3D材料还有截骨导板,利用这一现代技术,医生就能做到精确截骨,为患者成功置换人工关节,且做到严丝合缝、不差毫厘。这样的“私人定制”手术你了解吗?日前,金台医院骨科就成功实施了这样一例手术,为患者解除了困扰多年的病痛。据悉,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骨科疾病患者,在全市二级医院中尚属首例。
“量体裁衣”多年疼痛一朝解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今年 60岁的刘某,左膝关节疼痛折磨了她多年,疼痛严重时甚至连走路都成问题。据刘某说,多年来她一直四处求医,但都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刘某来到金台医院骨科就诊,被确诊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年龄较大,且体质不太好,传统的手术方式风险较大,为了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精度,可以采用 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金台医院骨科主任安勤德说。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手术团队决定利用 3D打印技术来辅助手术。不到 1小时,一个全新的人工关节就被严丝合缝地置入患者体内,比传统手术时间至少缩短了近 40分钟,手术获得成功,术后 3天刘某就下地活动了。后经多次随诊回访,刘某称,以往的疼痛消失了,其术后恢复情况也很好。
安勤德说,其实在这种手术中, 3D打印并非“主角”,它只是手术精准定位的“助手”而已。通过扫描腿关节,获取骨骼数据,传至 3D打印机。利用 CA D软件“建模”设计,打印出与“实体”1:1的 3D模型。
精准定位
3D打印结束“经验”手术
据了解,膝关节置换术并不是真的取出整个关节,而是将因为磨损而“坏”了的膝关节面切除,换上一层“金属套”。手术过程中,需要将骨质增生切除,并将骨头末端“打磨”成与人工关节相匹配的形状,这就是截骨。截骨是否精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传统手术凭借经验截骨,可能会存在尺寸不吻合的情况,这会影响患者的下肢力线,生活中常能看到一些人是 O形腿、罗圈腿,若是下肢力线没有重建,这种情况就无法得到完全矫正。而利用 3D打印辅助技术,结合骨骼“大数据”,截骨尺寸十分精准,误差极小。
此外,与传统膝关节置换手术不同的是,传统手术中需要对上百个“零件”进行组合组装,而 3D技术则减少了一半多手术器械使用。在时间上,传统置换手术需两个小时,熟练的医生至少也需一个小时。运用 3D技术后,整个手术过程最多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即可完成。手术时间缩短,相应的麻醉时间也就缩短,对于一些高龄患者而言,由麻醉带来的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就会减少。从技术层面来说, 3D打印技术不需要股骨开髓,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诸如脂肪栓塞、医源性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而言,传统手术后需住院观察十天到两周时间,应用 3D打印技术,手术后只需住院五天到一周时间。采访结束时,安勤德表示,下一步他们打算将 3D打印技术应用到其他骨科疾病治疗领域,让高科技的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新闻推荐
漫画/谢驭飞法晚近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检察院对外发布了一起特大传销案的案情。山西籍男子谢某,曾经因参与传销,被判入狱。2013年刑满释放之后,谢某先后辗转多地,注册网店销售日杂百货。可是谢某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