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内蒙古的王大爷去银行存拆迁款时,被营业网点的工作人员说服购买了一款为期五年,年利率5.5%的理财产品。王大爷本以为5年后就可以取出本金和红利,却发现理财产品其实是款保险产品,合同的终止时间是自己100周岁。对于这样一份“死后才能领”的终身寿险产品,网上的骂声此起彼伏,有人认为保险公司没有起到告知义务,还有人认为是王大爷只求收益根本没看条款,还有质疑声音指出既然是终身寿险,为何只保障到100周岁?
以上事例让人既愤怒又伤感。愤怒的是“销售误导”害人害己;伤感的是大众对于寿险产品的误解误读。
那么,终身寿险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购买?如何避免走进购买误区?记者就以上问题咨询了保险业内人士。
什么是终身寿险?
终身寿险,是一辈子都有效的保险。在任何年龄如果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从《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中可以了解,终身型产品的现金价值是以客户投保年龄来进行演算的,终极年龄是105岁。
什么样的人适合买终身寿险?
第一类是保费负担能力较高的人群;第二类是有储蓄和高额保障目的的人群;三类是有财富规划需求的高净值人群。
终身寿险是一种非常适合作财富规划的保险险种:它特有的保险责任——需要被保人死亡后才能赔付,且受益人可以完全按照投保人的意愿指定,受益金可以按照投保人的意愿分配。希望将财富留给下一代的人,可以通过购买终身寿险达到财富分配目的。
终身寿险购买过程中有哪些误区?
误区之一:终身寿险是身故之后才能得到的保险,自己用不上,保了也没用。
保险作为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它的保障功能不仅仅是疾病或死亡,而是在发生不幸时的资金保障。家里的经济顶梁柱要优先购买商业保险,以便为整个家庭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
误区之二:社会保险保障挺齐全,有社保就足够了。
社会保险属于强制保险的范畴,包括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等种类,但这类保险所提供的只是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如工伤保险的保障仅限于工作期间,医疗保险的无论从深度的费用还是广度上的用药范围都有限,养老保险所提供的退休金替代率也不足40%,概而论之,社保并不能满足广大家庭对风险管理规划的需求。
误区之三:终身寿险保障高,什么人都可以买。
根据各家保险公司的不同的投保政策,高龄人士(通常是超过65岁、70岁)是无法购买的。另外,考虑到人寿保险费率的重要基础是根据投保人的年龄计算,年龄越大缴费越高,年龄越大相对保额越低,终身寿险的高杠杆价值无法体现,失去了购买的本质意义,建议在25岁至45岁的职涯黄金年龄购买。
误区之四:定期寿险比终身寿险便宜,所以买定期寿险比买终身寿险划算。
对于终身寿险而言,投保人可以得到永久性的保障,且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强制储蓄,但同时保费较高,缴费时间较长,中途退保可能损失较大。消费者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决定,对于年轻、收入较低、重视保障的人来说,定期寿险是较好的选择;对于收入较高、重视晚年保障、投保年龄上限在50周岁至60周岁之间,想实现养老规划和资产传承、避税的功能,终身寿险是较好的选择。当然如果特定期间需要高保障,可选终身寿险+定期寿险的组合险。 记者 成英整理
新闻推荐
王仕兰今年58岁,是“沂蒙大姐”的一名养老护理员,从事这行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五年来,王仕兰已经服务了20多个家庭,得到了客户的普遍好评。在她看来,如今社会上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很大,但想真正干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