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培训还是“洗脑”?监管部门需出来走走

来源:市场星报 2018-05-16 01:05   https://www.yybnet.net/

培训市场上有这么一门课程,上课时没有教程,禁止做笔记、录音,禁止和相熟的人坐在一起。上课时间经常超过12小时,甚至凌晨三四点才下课。上课之前,学员被要求对上课内容保密。课上会设置场景和游戏,让学员在体验中发现自己行为模式的不足,从而提升心智激发潜能,改变不良行为模式。这种课程叫“教练技术”。(5月15日《东南早报》)

学员对此课程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值得”,有人觉得“没什么改变”。更多的争议来自学员家属和朋友,“穿着比基尼跳舞”“边跳舞边脱衣”“角色体验扮妓女”,“上完课后,说要锻炼你的感召力,实际就是让你拉人上课”。家属和朋友担心,课程打着提升心智的名义,做洗脑之事,实为新型传销。

对于消费者质疑“教练技术”为传销,当地律师如是解答,“传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金字塔式的人员结构。你发动我,我发动他,上下线之间有返利的关系,即每拉一个人上线都能按一定比例抽成。就这一点看,这种课程培训应该还不构成非法传销,算是打了传销的擦边球。但机构若违反相关行政管理的规定,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情况。”

很多时候,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的包装已经超出了消费者所能辨别的范畴。对于培训机构的资质、手续、费用等问题,作为消费者,很多时候也是无从查证的,开门做生意,交钱学本领,似乎一切都是天经地义。而且,在当前法治环境越来越明朗的生存空间里,这种以“知识”为背景的培训机构,谁又会想到其背后是否存有“坑人”的学问?

作为政府的监管部门,无论是从打击虚假广告还是依法规范培训行业来说,都应该要有主动作为,更何况目前消费者对于此种另类“教练技术”培训课程合法性颇有争议。

而监管部门出来走走,好处颇多。一则可以依法依规调查、取证这些培训机构的合法性,给消费者一个权威答案;二则对于违法行为可以及早发现,并挥起法律的有力武器,让培训市场这些动机不良者痛彻心扉,还消费者一个公道。

新闻推荐

革命何须怕断头

新华社郑州5月13日电(记者李丽静)明亮的灯光投射到展板,一张黑白照片,浓密的短发,挺直的鼻梁,年轻英俊的脸庞,参观的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培训还是“洗脑”?监管部门需出来走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