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光宇 江虹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研判中国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今日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发展的总体安排、社会的变化、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育自身演变的规律,可以预判未来中国教育将有十大重要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更加广泛
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影响了许多领域,整个社会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业务开始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提高教育的效率,降低教育投入的成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教育培养目标转向能力培养为主
根据研究,在未来我国710万个工作岗位将消失,700种职业,47%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而同时也将出现许多新职业。
所以整个教育体系的目标必须全面地加以调整,更加注重培养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更加注重培养人机合作的能力。
3、混合式学习更加普遍
混合式学习不单是面对面式的学习和在线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混合多种教学设备、多种教学方法、多种学习策略与评价方法、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多种课程和学习资源等。
4、学生的培养更加个性化
个性化培养是指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特点而采取针对性教育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与工业时代学校统一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学生培养模式相对应的一种培养方式。
5、学习更以学生为中心
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这需要学生在学校教育时期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这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
6、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将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角色的分工更加明显。教师队伍日趋分为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两大类,一些讲课能力强、水平高、能够契合学生需要的教师将主要担当起授课教师的角色,除了面授,这类教师的讲课视频将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广泛传播,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
而许多教师将承担起辅导教师的角色,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是教师将主要承担起学生学习规划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而不是直接的知识传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学习规划,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
7、学校办学模式发生变化
学校的办学模式开始进入了追求个性的时代。学校将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安排和活动安排,组织层级也将相应减少,金字塔式的垂直管理体系将日趋扁平化。
8、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知识社会需要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以满足职业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将带来终身学习的普及。
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此外,终身学习不但要求人们从学校毕业后继续学习,也要求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变,学校应当更加培养人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9、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展
各国政府认识到了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及对其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举措促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根据全球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既定的对外开放政策,可以预判,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发展。
10、民办教育将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逐渐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预见民办教育将迎来大发展。 (E)③
新闻推荐
在车辆出现事故时,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提供何种程度的保护?儿童安全座椅产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剂量是否超标以至于对儿童身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