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凌晨,宁波北仑有辆轿车,在行驶中撞到了路灯,驾驶员没有救回来。据警方初步调查,驾驶员当时边开车边发微信。出事的驾驶员姓江,今年只有26岁。事发前一天,下了晚班的小江开车外出找朋友玩,女友回公司宿舍休息了。之后,双方一直用手机微信聊天,女友发给小江的最后一句是“有你真好”。(7月15日扬子晚报)
这位遇难者的女朋友,现在一定悔不当初,她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发给男友的“有你真好”,永远不会再等到男友的回复,成了“永失我爱”。如果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她无论如何都不会在男友开车的时候和他用微信聊天,而更应该嘱咐他好好开车,避免分神。悲剧的发生已经无法挽回,而通过这件事,也再次把“机驾入刑”的问题摆在了公众面前。
所谓“机驾入刑”,显然是根据“酒驾入刑”而来,指把机动车驾驶人一边开车一边玩手机的行为纳入刑事处罚,以加强处罚的力度和震慑力,从而避免这样的行为害人害己。这一观点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而每年“两会”期间,此事也会成为代表委员的焦点之一。
国家之所以要推动“醉驾入刑”,是因为驾驶员酒后开车很容易降低对车辆的控制和对速度、方向的判断力,进而大大提高了酿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机驾”行为就不难发现,它的危害程度相比于酒驾醉驾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当一些人一边开车一边埋头于发微博、微信甚至是读小说、看视频的时候,就等于是“盲驾”,已经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控制力和判断力了。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交管部门的人士表示,开车的时候玩手机,尤其是发微博、聊微信、刷朋友圈以及观看视频等行为,会严重妨碍人的注意力,导致驾车者对前面的路况和危险统统“视而不见”,所以其危害程度比酒驾醉驾还要大。虽然“机驾”的危害这么多、这么大,但是按照现行“新交规”等法律有关规定,“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一次记2分”,同时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事实证明,这种“扣2分罚200”的处罚,对“机驾”行为根本起不到应有的约束和震慑作用。“机驾”之所以迟迟不能入刑,一方面是因为智能手机和网络最近几年才普及,所以导致法规出现了相对的滞后性;二是过去源于技术问题,难以为执法部门的处罚提供确凿的证据。但是现在前一个问题得到凸显,后一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那么对于“机驾”现象,除了提高罚款和扣分额度之外,确实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快“机驾入刑”的脚步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盲驾”行为,维护交通秩序,保障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苑广阔
新闻推荐
针对网曝“男子在河南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猥亵多名儿童”,7月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郑州市文化路公安分局获悉,该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