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本报记者陈飞波摄
“我们给学校录取的新生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已经12年,这其中我参加了5年,就是想通过力所能及的举动,让刚刚进入大学的孩子们,感受到母校对他们的关爱和良苦用心,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及书法艺术之美,体会到要做任何事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7月16日,在陕师大今年手书高考录取通知书开笔仪式上,陕师大老教授吕九如先生高兴地说。
昨天,10多位满头银发的老教授和部分书法功底精湛的在职教师,手持小楷笔,凝神静气,挥毫泼墨,用工整的楷书,为录取的新生,精心书写一封封录取通知书,据了解,今年陕师大在全国录取的4500名大学生都将收到这样的录取通知书,作为永远的青春纪念。
陕师大副校长党怀兴说,师大历史上涌现出诸多书法大家,作为全国著名的师范类高校,也一直有重视书法艺术的传统,目前已经探索出了大学生汉字书写系统的教学法,通过手书高考录取通知书就是培养学生书法意识。在书写现场,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手书录取通知书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今年在全校师生广泛征集设计新方案的基础上,创新设计的新版录取通知书更加有“中国范”。设计不仅选取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中使用的祥云纹、回型纹、夔龙纹、剪纸等吉祥纹样,而且采用折式的打开方式,在打开时借鉴了汉代文书“封泥”设计方式,庄重而不失典雅。
书写内芯首次采用宣纸,并借用竹简的设计理念,采用传统的竖排书写设计。桂花底纹的设计寓意传统的“蟾宫折桂”典故,是学校为新生送去的真切祝福。书页边的二维码设计,学生可通过扫码了解到通知书设计的内涵。本报记者张彦刚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倪红创造中国企业新纪录百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获得专利620项,完成“五小”创新成果5300余项;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