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鹏
查家老屋已成记忆,生活在这个“迷宫”一样的老屋里的奶奶们也陆续地告别了我们。
奶奶是我们查湾一带人对祖母的称呼,推而广之,对祖母辈的其他女性也必须要喊奶奶,只不过要在奶奶之前加上奶奶娘家的姓氏,或者按她在某一房内的年龄地位,以大小区分,这样就有丁大奶奶、刘二奶奶、汪小奶奶、黄奶奶、操奶奶的称呼。这是奶奶的叫法,但叫声不是《红灯记》里李铁梅喊李奶奶的那种,应念平声。这样叫来才规范。
老屋里奶奶们的形象我记得:头发都在脑后绾成一个髻,一律青色或黑色的衣裳,上衣都是斜襟的,都是常年不离裹脚布的小脚,皱纹脸,多茧的手,没有一个奶奶象现在的奶奶们水灵!可她们不是一般的奶奶呵,她们是对我们查老屋有特殊贡献的群体,她们从上世初出生,默默为子孙奉献了近一个世纪,是不折不扣跨时代的人物。她们给了我们出生后最初的能量,最好的关怀!她们给了我们幸福的童年。
我记事时,老屋爹爹少、奶奶多,尤其寡居的奶奶多。奶奶总数有十多位,可惜我不能一一准确叫出奶奶们的名称了,可我记得她们生活在老屋迷宫。哪个奶奶不是家务事的一把好手啊!一双小脚承担着几乎全部的家务:带孙辈、喂鸡看猪、洗衣浆衫、做饭纺线……干不完的家务活。而她们的待遇呢,专门捞出干饭给丈夫或者儿子,自己吃稀的、剩的,而且心甘情愿!那些寡居的奶奶们更是艰辛备至。可她们有希望,只盼儿子長大成人。我记得老屋文革前的第一位大学生查振全(不是海子的父亲)就出自寡居的刘二奶奶之门,晚辈们对她极为尊重。我的祖母奶奶也支撑过祖父早逝后四个儿女的生活。还有一位曹奶奶,为孙儿守寡,最终还是被急病夺去生命。她们不知道孔孟为何人,但她们却是孔孟之道的忠实践行者,她们的贡献就在我们身上,她们的精神早已渗透到我们的骨髓里!
我是祖母带大的。我祖母“黄奶奶”的接生术惠及村里,助产数近半百,无一例失败。我的祖母也很风趣。她自己是小脚,却亲昵地喊媳妇或晚辈孩子母亲为“大脚”。比如说,她要哄嗷嗷待哺的孙子,就站在村头某一高地或村里人常聚的大树下,向干集体活人群喊:大脚喂!家来哟!伢饿死着!村里人都知道她在喊谁。这既哄了孙子,又向媳妇传递了爱,还代向生产队长请了假。现在想来,妙不可言。我记得其他奶奶也这样喊过,这是奶奶们集体创造,还是她们的奶奶传下的,我没考证。但,这不就是鸦山冲里飘出的歌吗!
如今,这些可亲可敬的奶奶们就长眠在鸦山这块风水宝地上,象生前一样护佑着子孙们的幸福安康。
奶奶们,我们永远怀念您!
新闻推荐
团队“传帮带”,入门有脚本,实战“拼演技”得知江西南昌警方日前又成功破获一个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李丽(化名)感到很振奋。...